- 數字經濟分布式治理
- 段偉常
- 13字
- 2022-08-16 18:43:17
3.2 算法治理的內涵與算法經濟
3.2.1 算法治理概述
自20世紀中葉計算機出現并得到廣泛應用以來,計算機的核心功能是采用算法來提高管理效率。如今,大規模的社會管理平臺、商業平臺以算法管理著我們的世界,金融系統、交通系統、社交網絡、購物平臺、軍事系統等都依賴于算法的智能性和高效性。算法是計算機科學中思考和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具有抽象化和程式化的特點,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區塊鏈等都依賴各種高階算法和強大算力,將其作為實現條件。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智能算法超越了以計算機程序為主的形式,隨著大數據和機器深度學習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算法具備越來越強的自主學習與決策功能。
人工智能革命的本質是以算法為中心的革命,智能治理的本質就是算法治理。圖靈獎獲得者、Pascal之父——Nicklaus Wirth提出了著名公式:程序=算法+數據結構,深刻地揭示了程序的本質。將“問題”表達為“算法+數據結構=程序”,通過執行“程序”解決“問題”。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分布式賬本技術等,本質上都是“算法+數據結構”的體現,區別在于不同的技術對于“算法”“數據結構”的側重點不同。
按上述定義,我們所稱的算法治理就是“算法治理=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的結構。人工智能模擬人腦智能的算法,在賦予一定規則的前提下,以一定的流程運用算力求解問題。大數據技術必須結合算法,大數據技術的核心功能是收集、存儲數據,以及處理、分析數據,并從中提煉出用于決策的信息。海量的數據本身并無意義,其背后所蘊含的難以被人直接覺察的信息,是大數據技術的價值所在,通過算法可以將海量數據中的有用信息挖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