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8000多歲高齡的賈湖骨笛

圖1.1是1987年在我國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出土的賈湖骨笛,它有7孔,由仙鶴的尺骨做成,可吹奏七聲音階的現(xiàn)代樂曲,且音色優(yōu)美。同時出土的30多支骨笛,經考古學家用碳十四同位素斷代法測定,距今已7 800~9 000年。這表明我們的祖先在8000多年前就已經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一種完備的管樂器。這是當今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管樂器之一(過去在德國或斯洛文尼亞發(fā)現(xiàn)的號稱上萬年前的“骨笛”已被學術界懷疑和否定見2015年4月13日《中國社會科學報》引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網(wǎng)站刊載捷克學者卡尤斯·迪德里希(Cajus Diedrich)的文章《尼安德特人的骨制長笛》。)。假如把賈湖骨笛的出現(xiàn)看成中華文明的第一線曙光,我們的文明史就不僅僅是五千年,而是八九千年。

圖1.1 賈湖骨笛

中國的音樂文化不但開始得早,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處于世界前列。中國人非常重視音樂,以“孔孟老莊”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哲學家都對音樂有著非常清晰、深刻的論斷??鬃硬坏J為人格養(yǎng)成的途徑是“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人的修養(yǎng)開始于文學,矗立于禮,成就于樂),把音樂文化視為最高的修養(yǎng),他自己還會彈琴、唱歌,并且“無故不撤琴瑟”,除了發(fā)生大的變故,音樂都是他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他一生都把“復興周禮”作為努力的目標,而“禮樂”則是中國人對世界文明的一個偉大貢獻。

我們的祖先發(fā)現(xiàn),把“禮”和“樂”結合在一起,可以使社會安定有序,同時又充滿活力。用荀子的話說:“樂和同,禮別異?!薄岸Y”使人和人有區(qū)別,有尊卑,有秩序;“樂”則是通過音樂這種人類能夠理解和共同欣賞的藝術形式,找到人們的共同點,讓人和人之間有關愛、有親情,從而達到“和”的境地。我在引子里談到“和”這個古人從音樂里悟出的道理是中國人的最高追求,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有一個“和”字,中國人的音樂更是如此。我們的祖先和現(xiàn)代社會的人不同,他們在音樂中追求的,不是發(fā)泄,不是放縱,而是平靜與和諧,是心與身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大自然、萬物、天地的和諧。

在《呂氏春秋·仲夏紀·古樂篇》里有這樣一個傳說:黃帝命令臣子伶?zhèn)愔贫仿桑鎮(zhèn)悂淼嚼錾剑牭进P凰的鳴叫——鳳(雄)叫了六聲,凰(雌)叫了六聲。于是,伶?zhèn)惥驮谏较碌摹皫O溪之谷”用竹子做了十二根律管(確定音高標準的竹管),模仿鳳凰的鳴叫。這十二根長短不同的竹管依次發(fā)出的各差半音的聲音,就是十二律: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冼、中呂、蕤(ruí)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yì)、應鐘。其中,“黃鐘”成為中國音樂的標準音,十二律則成為中國音樂千百年來的基礎和規(guī)制。

現(xiàn)代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什么中國古代的統(tǒng)治者相信,只要制定了本朝的音樂制度,尤其是制定了“黃鐘”這個音高標準,便可以“天下大定”?但這的確是中國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中“最中國”的一件事。周公建立了西周的禮樂制度之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新的政權建立之后要做的第一件國之大事,便是“制禮作樂”。先要制定“黃鐘”的音高標準。不僅如此,這個吹出“黃鐘”音的竹管(玉管)還是制定國家“度量衡”的標準——以黃鐘律管長“九寸”來定“尺”的長度,這是“度”。“量”指的是容積,在農業(yè)社會里,量器是最常用的計量工具。漢朝的量器分為龠(yuè)、合、升、斗、斛(hú)。“衡”指的是重量,漢朝權衡分為銖、兩、斤、鈞、石(dàn)。將黃鐘律管里裝滿“黍”(小米),倒出來后稱,其體積和重量,就是量器和衡器的標準:其容積為1龠;1龠中黍的重量為12銖,即半兩。將黃鐘律管作為“度量衡”的標準器,可見古代的中國人多么重視音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维西| 诏安县| 宁乡县| 溆浦县| 宽城| 紫金县| 电白县| 曲阜市| 五原县| 汝阳县| 汤原县| 黄梅县| 勃利县| 福泉市| 民县| 新化县| 呼伦贝尔市| 新沂市| 镇沅| 南投市| 调兵山市| 巴马| 集安市| 兴山县| 祁阳县| 汶上县| 九台市| 富平县| 宜良县| 余江县| 高平市| 定襄县| 昭平县| 巩留县| 泗阳县| 阆中市| 山西省| 巩留县| 油尖旺区| 丰镇市|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