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徜徉在太空中的古琴曲

古琴有許多代表性曲目,中國最著名的古琴曲之一就是《流水》。197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向外太空發射了兩艘“旅行者號”探測器,它們各自搭載了一張十億年都不會壞的鍍金唱片,錄著人類主要語種的問候語以及代表人類文明的90分鐘音樂,其中最長的一首樂曲就是古琴大師管平湖演奏的《流水》。樂譜最早見于《神奇秘譜》,但大家目前普遍聽到的譜本是川派一個叫張孔山的琴家所傳下來的。《流水》最早見于《列子·湯問》,故事說伯牙在船上彈琴,先彈了一首,子期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他又彈了一首,子期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這就是《高山》《流水》的來歷。

因為子期懂得伯牙彈的琴,懂他的音樂,于是出現了一個詞:知音。從字面上講,“知音”只是“懂音樂”,但在漢語里,“知音”不僅僅是懂音樂的意思,更指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為什么子期聽得出高山和流水,伯牙就認為他是知音?因為子期是樵夫,屬于普普通通的勞動大眾;古琴是文人的樂器,是小眾的樂器,是知識分子自得其樂的樂器。作為一個樵夫,子期本來是不應該懂琴的,伯牙也沒有奢望他能夠懂琴,但是,子期懂他,也唯有子期懂他,所以伯牙嘆為知音,以至于子期死后伯牙摔琴,終身再不彈琴。這個平淡的故事中有一種震人心魄的東西,如此決絕,如此激烈,其實反映的不僅是古琴的孤傲與高貴,更是琴人對知音的敬重、珍重和中國人認為知音難得的觀念。也正是由于這個故事的流傳,在漢語的語匯里,又多了一個用音樂來比喻人生的詞:人們常常把了解自己、懂得自己、與自己相知相契的最好的朋友稱為“知音”。

圖1.5 “旅行者號”探測器攜帶的鍍金唱片

還有一首著名的古琴曲叫《梅花三弄》。長期以來,中國文人把梅、蘭、竹、菊四種原本普通的植物當成品格的象征,因為這四種植物的共同點是不畏嚴寒、不媚權貴、不慕俗華、甘于寂寞,更因為竹有“節”而被引申為中國文人推崇的“氣節”。《梅花三弄》也是一首專門彰顯文人品格和氣質的樂曲,據說這首古琴曲是根據古代笛曲改編的。記載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言行的《世說新語》中說,東晉時有一個名士叫王徽之,其父即大書法家王羲之。有一天,王徽之坐在船上,看到路上過來一輛車,有人告訴他車上坐的是大將軍桓伊,王徽之便攔住大將軍的車馬,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聽說先生笛子吹得不錯,吹來聽聽。)桓伊也素聞王徽之之名,于是,“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下車坐在交椅上,吹了“三調”),據說這就是《梅花三弄》的“三弄”。

讓人奇怪的不僅是大將軍被人攔住車馬沒生氣,還讓吹笛就吹笛,更奇怪的是吹完了上車就走,“客主不交一言”,兩個人什么話也沒說,一個吹完了,一個聽完了,一個上車,一個下船,各走各路。為什么“客主不交一言”?因為對兩個“知音”而言,音樂之外,再無其他內容,還有什么話可說呢?魏晉時期,人和人的關系就這么簡單,就這么高貴,就這么清奇不俗。后來這首曲子變成古琴曲,所謂《梅花三弄》就是它的主體旋律出現三遍,就叫“三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绥化市| 新绛县| 广安市| 梨树县| 襄城县| 天门市| 桐梓县| 兴隆县| 金坛市| 方正县| 界首市| 蓬安县| 兴海县| 平安县| 城固县| 杨浦区| 乌兰察布市| 嘉荫县| 泸西县| 柳江县| 武平县| 吴忠市| 鹤峰县| 长岭县| 镇安县| 鲁山县| 永康市| 呼伦贝尔市| 涟水县| 崇州市| 永年县| 南乐县| 平果县| 同心县| 司法| 罗田县| 靖州| 汝州市| 井研县| 荔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