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歲開始的每一步
- (美)南?!な鏍柭?艾倫·伯恩鮑姆
- 6字
- 2022-08-05 10:46:45
第一部分 學校
第一章 擇校篇:如何選擇早教班?
從孩子蹣跚學步的那一刻起,甚至更早,你可能就聽到家長在兒童公園津津有味地議論著周圍的各種學前班了。如果你是第一次考慮這個問題,你可能會覺得就像接觸了一種全新的語言:兄弟姐妹的連帶名額、傳統教學還是創新教學、各種截止日期、名額競爭、入學申請,還有最讓人費解的孩子面試。一時間,所有人都就這個問題各抒己見,而這些看法通常又建立在他們從別人那里聽來的小道消息之上。即使這些父母看上去一副消息很靈通的樣子,其實也和你一樣感到茫然困惑。初為家長的你,可能對學前班毫無頭緒,自然會有許多問題:考慮送孩子去某個學前班之前,我到底需要了解什么?不同學校之間有什么區別?這所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什么,而這些理念又意味著什么?如何定義一個高品質的學校?
情況并不是一直這么復雜。我們成長于20世紀50年代,那時很少有孩子上幼兒園。那個年代,很多母親(包括我們自己的母親)都是全職媽媽。因此,沒有必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送去學校,大家普遍都沒有這種需求和想法??偠灾?,那個時候,孩子的童年要從容得多,沒有現在這種要領先一步的壓力(來自現代社會的壓力),大家都認為孩子5歲開始體驗學校生活是個恰當的年齡,而幼小銜接”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從家庭過渡到學校的技能。
在20世紀70年代末,當艾倫的大女兒愛麗絲快滿3歲的時候,情況就發生轉變了。從孩子3歲開始,在幼小銜接前就送孩子上學成了普遍現象。這種轉變有幾個原因。首先,更多的媽媽走出家門,開始工作,與其讓孩子整天和保姆待在家里,父母寧愿把孩子放在一個可以激發他們成長的社交環境中。其次,關于幼兒大腦發育的研究揭示了孩子5歲以前的學習潛力,因此家長覺得,如果想讓孩子的潛力得到充分的開發,就應該把握好5歲前這個關鍵期。早在20世紀初,幼兒園就已應運而生,到了70年代末,更多的幼教班更是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尤其是在城市。對于艾倫來說,愛麗絲的入園過程非常簡單。她在社區周圍考察了一遍,找到一個她喜歡的學校,又和園長做了一次比較隨意的面談。短暫的交談之后,園長問艾倫想給愛麗絲注冊上午的課還是下午的課。孩子就這樣入園了——沒有申請,不需要參觀學校,也不必面試。
4年后,當南希的大兒子邁克爾快兩歲時,情況又不同了。那時,紐約市的許多學前教育機構辦起了幼兒班,這是因為有些家庭想在3歲前就送孩子上學。所以,等邁克爾兩歲零兩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入學了。這類課程越來越受家長青睞,也意味著開始有了正式的申請流程。邁克爾必須通過面試才能入園。在邁克爾入園前的那個冬天,也就是他18個月大的時候,他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面試”。孩子要面試,這讓南希非常緊張。雖然讓一個1歲半的孩子接受任何形式的評判聽上去都很荒謬,但不管怎么說,南希還是希望能得到老師和園長的認可,認為邁克爾完全符合入學的要求,事實上,她內心希望別人覺得她的孩子是十全十美的。
到了面試那天,南希把還在午睡的邁克爾叫醒,以便準時到校,但這樣做影響了孩子的情緒。到了學校后,南希和邁克爾被安排到一間教室,那里有幾位老師和園長正在觀察一組孩子做游戲。他們一走進教室,邁克爾就發現了一個兔子籠,籠子上掛著一根胡蘿卜。邁克爾最愛吃胡蘿卜了,他一把抓起那根被啃了一半的胡蘿卜就往嘴里送。南希忙說:“不要啊,寶貝兒,那是給小兔子吃的。”邁克爾開始號啕大哭,南希一下子亂了陣腳。為了不讓兒子又哭又鬧,南希索性把胡蘿卜給了他。很顯然,她更關心的是邁克爾能否在面試中有良好的表現,而不是他會不會被兔子傳染什么疾病。
后來,每逢南希對一些正在申請把孩子送來92街青年會幼兒園的家長講起這個故事時,總能博得很多家長同情的笑聲。在邁克爾被學前班錄取的25年后,紐約市優質幼教機構的名額競爭比以前激烈了10倍??缮暾埖拿~早已供不應求,導致很多熱門學校的報錄比竟高達10∶1。對家長來說,學齡前教育已不再是賦予孩子的一個好機會,而是絕不能少的必需品了。這不只是紐約的特例。在許多城市和地區,令人望而生畏的學前班招生流程已然被傳奇化,以至于有的孩子剛一出生,家長就開始著急報名了。曾經,艾倫只要和園長聊聊天,愛麗絲就能立刻入園,而如今,那種簡單直接的招生流程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我們從事早教工作25年來,幼兒家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可謂這些年最顯著的社會變化之一。自從我們的孩子成為學齡前兒童,社會對于嬰幼兒大腦發育的重視與日俱增,催生了當今面向家庭的形形色色教育產品和課程產業。從積極的方面來看,這些琳瑯滿目的高品質教育課程,為幼兒提供了很好的服務?,F在的幼教老師都是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還有全國性的組織專門幫助他們提高專業素養。然而不利的是,這也讓家長壓力陡增,他們竭盡所能地為孩子提供一個“盡可能理想的人生起點”,無論如何都不能掉隊。比如有些家長給我們寄來的孩子的簡歷長達兩頁,上面羅列著兩歲孩子上過的各種課程,足見他們的用心良苦。雖然這些嬰幼兒課程的確可以給孩子帶來樂趣,激發他們成長,但我們認為把過多的活動課程化,不給孩子留出單純玩耍和探索的時間,無助于他們為日后的學習做出更好的準備。
現在,人們過度重視送孩子去哪兒上學,而根本不關心這對孩子來說到底有何益處。對于很多家長來說,申請學前班的整個過程可能很痛苦。爭奪有限的名額讓你感到心情焦慮,被人評頭論足,又容易打擊自信,而對于結果更是無能為力。你所渴望的無非是把最好的提供給孩子,可現在的形勢已經讓你感到不知所措。記住這一點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任何環境都能讓你的孩子受益匪淺。無論你送孩子去哪個學校啟蒙,那些核心的學習體驗,例如與其他孩子的社交,學習聽從老師的指示,都是殊途同歸的。對本地區的學校進行仔細和周全的考察是很重要,但請永遠銘記一點,你才是孩子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最有影響力的因素。一項高品質的兒童早教課程可以加強孩子的體驗,但作用也僅此而已。
高品質的早教課程能夠做到的是:
●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和快樂的地方,讓他們度過孩提時光,這里的所有東西都按照孩子的尺寸布置,節奏和語調的把握都以孩子為中心,他們能在這里學到有啟發性和有趣的知識,并結交朋友。
●幫助孩子邁出走向獨立的第一步——學習如何離開父母的身邊、如何成為集體的一員、如何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如何傾聽,以及如何接受老師的指令。
●幫助孩子掌握必要的技能,增強自信心,為下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
高品質的早教課程無法做到的是:
●保證孩子日后取得成功。
●取代你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完全替代你來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