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把握閱讀要點

我們應該如何閱讀享譽日本文壇的《我是貓》呢?

(一)讀出小說的特點

小說,一般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但《我是貓》不同于一般的小說,不存在完整的故事情節是它的特點。

作者夏目漱石在《我是貓》的“自序”中這樣說道:“《我是貓》是連載于雜志《杜鵑》的小說。這并不是一本遵循一條固定脈絡的、一氣呵成的普通小說,即使截取其中任何一段自成一冊也不影響閱讀的興趣。”基于此,閱讀這部小說,應不拘于普通小說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情節概括,不妨做好每一章的內容概括;整本書讀完后,看看章與章之間是否有聯系;談談自己最感興趣或是最喜歡的段落、章節。

1.概括內容

這部小說每一章的內容都是由貓敘述經歷,由主人苦沙彌和家人的生活、和朋友們的對話,貓的議論評判等內容共同構成。概括內容時,注意從角度變換、話題變換等方面進行分層概括,然后將各個層次的概括統整在一起。

例如:第一章經過分層,可看出主要內容是講述了一只無家可歸的貓如何被主人公苦沙彌收留,貓議論人類的“任性”,貓與別人家的貓的交往,主人學畫畫卻被美學家戲弄等。

雖然作者自己說這部小說不是“遵循一條固定脈絡的、一氣呵成的”,但章與章之間也是有聯系的;聯結起來,容易看出作者想表現的情感。例如:第二章寒月講吾妻橋有女子呼喚自己名字的故事;第三章寫“鼻子”(金田夫人)到訪探問寒月情況,引出金田富子(吾妻橋女子)與寒月的姻緣,金田家為的是“博士”的頭銜;第四章寫富子對女仆的跋扈;第五章寫貓認為富子對寒月有意,是因為寒月儀表堂堂,并不是愛他的內心;第六章寫東風的詩集,側面表現富子的輕佻;第十一章寫寒月在老家結婚,沒有娶富子。連起來看,作者是通過這樣的情節與人物來表現他對婚戀的看法。

你可以邊閱讀,邊從其他角度找出章與章之間的聯系,體會作者的情感。

2.品讀人物

品讀人物,要抓住對這一人物的描寫、他(她)的故事,以及別人的評論,分析其性格特點。人無完人,一個血肉豐滿的人物,一定有優點,也有缺點;有招人喜歡的一面,也有不招人喜歡的一面。你不妨制作下面這樣的人物卡片,一邊讀一邊填寫。小說讀完了,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完全展現在卡片上了。

人物卡片示例:

這部小說中的幾個主要人物是:中學教師苦沙彌、美學家迷亭、理科學士寒月、詩人東風、哲學家八木獨仙、實業家金田和他的夫人、搞實業的鈴木藤十郎、學生多多良三平等。你可以給每個人物做一張卡片,填寫完成后自然分成兩類,作者對這兩類人的態度也就一目了然了。

3.把握環境

小說的環境描寫一般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我是貓》中對自然環境的描寫雖然不多,但都很重要。如第一章P13描寫季節變化的詞句:遠處林間的紅葉;屋前的山茶花瓣一點點灑落,直到全都散盡;入冬的陽光傾斜;冷風的呼嘯,等等。色彩、體感、聲響,幾筆的淡描卻讓人有了季節感。

當然,在《我是貓》中主要的環境描寫還是社會環境。作者并沒有用大量筆墨介紹當時的社會情況,而是善于在合適的情境中,用只言片語暗示當時的社會情況。例如:第二章,主人苦沙彌認不出來賀年卡上的動物是什么,就說“傻話”:“今年是征伐俄國第二年了,這畫的怕是大熊吧?”這就暗示了當時的社會正值日俄戰爭時期。又如:第七章,寫“要運動嘍!要喝牛奶,洗冷水浴!……”等“瞎咋呼”的行為,暗示了當時日本的社會風氣。日本近代化的體育運動始于西方,作者通過貓之口介紹了西方體育運動的常識,并指出許多運動自古以來就有,而直到近代人類才將其理論化。書中這些有關體育運動的描述說明日本的近代化進程包含了社會的各個方面,民眾始興重視體育運動的風氣。書中對學生的體育運動如美式棒球有不少議論,批判了學校只重視強壯身體而忽視自我意識教育的弊端。再如:寫金田一家有錢就驕橫跋扈、陰損惡毒,暗示了當時社會上的拜金主義習氣等。

你在閱讀時,可以邊讀邊批注;還可以查找一下介紹當時社會環境的背景資料,思考一下有關國家在近代化的進程中,為什么要重視體育運動。了解小說的創作背景之后,相信你的批注會更深刻。

4.理解主旨

小說的主旨,往往蘊含在字里行間,可以從人物和社會兩個角度切入,細讀文字,深入思考。常在苦沙彌家客廳出現的人,他們是當時社會知識分子的代表:苦沙彌、迷亭、寒月等人一方面在自己的專業范圍內進行研究,一方面也在議論、關心社會問題。說明知識分子應該有擔當精神,有責任在思想意識上引領社會的發展。

在苦沙彌等人的聊天和經歷中,我們看到了當時社會的真實現象:運動、洗冷水浴,甚至穿衣服的時尚等,都是效法西方;實業家金田夫婦為了女兒的婚事,雇傭“密探”監視監聽苦沙彌等人的言談行動,唆使同樣利欲熏心的鈴木藤十郎去苦沙彌家打探情報,陰險設計苦苦捉弄苦沙彌等。浮躁而充滿拜金主義的社會,純真善良的人性缺失,致使整個社會呈現出一種庸俗的病態,表現出作者冷靜的思考,深沉的遺憾。

閱讀時在字里行間圈點批注,細心品味作者的思考,以及帶給你的啟示。

(二)讀出語言的幽默和諷刺

《我是貓》被譽為日本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豐碑,魯迅先生曾經稱贊它“輕快灑脫,富于機智”。作者夏目漱石正是在幽默風趣的語言中諷刺了當時日本的病態社會。

1.細節描畫

例如:第一章,“因他愛在茅廁里唱謠曲,被周圍人起了個綽號叫‘茅廁先生’。他本人不在乎,來來回回總唱‘吾乃平宗盛也’,就這么一句,聽他這一唱,大家就笑:瞧那宗盛又登場了。”抓住苦沙彌唱謠曲的細節,加上旁人揶揄譏笑的側面描寫,以戲謔的方式表現主人公看似“丟人現眼”的生活習慣,幽默風趣。

第二章,東風向主人公苦沙彌講述了迷亭帶自己到西餐館就餐,實則戲弄人的故事。跑堂和廚師不懂西方語言,卻裝出在行的樣子。作者借此諷刺那些不懂裝懂的人。他們或許可迷惑愚昧之眾一時,卻逃不過有真才實學的人。

2.不同視角對比調侃

例如:第一章,中學教師苦沙彌從學校一回家就鉆進書房不出來,家里人都以為他是學者肯用功;實際上他擺出一副念書的架勢在睡覺,還滴落著口水,淌在翻開的書上。于是,貓琢磨當個教師好輕松,可是苦沙彌卻說“這世上沒有比當教師更辛苦啦”。家里人與苦沙彌,貓與苦沙彌,看到的都只是教師的一個側面,在不同視角的對比中,使得讀者不禁發笑。

3.夸張變形

例如:第一章,美學家迷亭信口胡謅“安德烈”談寫生的事,戲弄苦沙彌,后來坦白了。接著與苦沙彌的聊天中,說達·芬奇曾讓門生摹繪“墻壁上經日曬雨淋而留下的痕跡”,苦沙彌說他又在瞎胡謅,迷亭說:

“不,這可沒半點假,這難道不是一句警世名言嗎?也像是出自達·芬奇的。”

“也像是”,足見是迷亭瞎編的,可是連他自己都相信這編的是真實的了。可笑可悲!

第四章出場的金田夫人,作者對她的鼻子大肆渲染,并且讓迷亭等人直呼她為“鼻子”,并在以下的內容中通過各種人反復強調這個綽號,以表現對金田夫人這個庸俗形象的鄙夷。

這些夸張變形,讓讀者捧腹大笑之余,感受到了辛辣的諷刺。

4.新奇的比喻和比較

例如:第五章,諷刺“凡人俗眼見形體而不見內心”時,貓兒感慨道:“正如,面對只看形體的人,你強迫他尊重己靈,如同逼迫和尚結發,讓金槍魚上臺演講,讓電氣火車脫軌,讓主人辭職,讓三平別考慮錢的事兒,如此等等,畢竟要求過高,太為難人家。”貓這一連串的比喻和比較,從虛擬的和尚到水中的魚,到當時新興的科技,又到眼前的人,天馬行空,新奇有趣,令人忍俊不禁;在讀者的笑聲中,產生諷刺的效果。

5.不動聲色的對話或情境描述

例如:第十章,苦沙彌的侄女雪江到訪,跟夫人說,她曾經為了讓叔叔苦沙彌給她買一把心儀的傘,就故意說自己不喜歡不想要這把傘;與常人思路相反的苦沙彌就堅決地給她買了下來。雪江再次提起此事時,耿直的苦沙彌讓把傘拿回來送給他的女兒澄子,雪江頓時落淚了……雪江的舉止令人哭笑不得,作者在不動聲色的情境描述中,表現了青春期年輕女子的微妙心理變化。

雪江常到苦沙彌家來,還愛在苦沙彌面前撒嬌,但她不善言辭,不能直率地表現自己,而苦沙彌卻不理解她的內心深處,所以兩人之間才有了這段相互不理解、顯得格外尷尬的對話。當苦沙彌無意間提到她留級,說她蠢笨的時候,她竟然委屈地掉下眼淚。這是一段極為生動的心理學實例,作者巧妙地描繪了青春期的年輕女子愛面子、害怕別人說自己短處的心理活動。書中還有許多涉及心理學方面的其他描述,閱讀時你可以嘗試找到這些段落,試著分析一下人物的心理活動。

此外,作者還運用了反語、類比、大詞小用、影射、人稱、直接再現社會現象等方法形成幽默諷刺效果。閱讀時,你可以有意識地品味一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宁市| 昭苏县| 九江市| 西乌珠穆沁旗| 怀安县| 西平县| 庆安县| 晴隆县| 山东| 福州市| 中宁县| 唐河县| 岳西县| 乳山市| 潜山县| 如东县| 都江堰市| 齐齐哈尔市| 宁海县| 西安市| 田阳县| 潼关县| 江华| 新郑市| 伊通| 陕西省| 彭阳县| 桓仁| 什邡市| 延津县| 清远市| 天气| 通化市| 清苑县| 丰镇市| 固镇县| 黄龙县| 京山县| 林甸县| 建湖县|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