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念教養:如何不焦慮、不內耗地與孩子相處
- 徐莉 明淙
- 2819字
- 2022-08-02 14:34:24
第二節 捏泥人的養育方式
隨著時間漸漸流逝,比墻上的鐘表更明確地做出反應的,是面前的兩杯蘋果汁?,F在,它們已經氧化成了深褐色。
“鴻宜,這里畫的是晚上嗎?”我指著畫作左上角彎彎的月牙。
“嗯,是。”
“你喜歡夜晚嗎?晚上你一般都干點什么?”
鴻宜將上半身向后靠在沙發上,淡淡地道:“有時候玩游戲,有時候看直播或者短視頻。看多了手機也會無聊,就躺在床上發呆,但就是舍不得去睡。”
“是不是白天的壓力太大,晚上讓你感覺更靜謐和輕松?”
鴻宜想了想,用力點了點頭。畫作中有兩棵很特別的樹,樹冠就像一片片的烏云,并被刻意地涂上黑黑的陰影,揭示著孩子心中所感受到的壓力。
我問道:“你看直播或者短視頻,喜歡看什么題材呢?”
“我喜歡看跑酷或者高空挑戰這一類的,很刺激很自由,飛一樣的感覺?!兵櫼嘶卮?。
“這個很不錯,有空你也可以試試。”我看著眼前比我還高還壯實的小伙子。
“我嗎?我可不行,我肢體是僵硬的?!兵櫼藫u搖手表示拒絕,“你知道嗎?我就像泥人?!?/p>
“什么泥人?”
“你聽過‘女媧造人’的故事嗎?女媧用泥巴捏了很多小人出來,都有頭有臉,有四肢。但是,它們都是泥塑的,不會動,也沒有表情。有一天我夢到了這個故事,我是其中的一個泥巴小人,動也動不了?!?/p>
鴻宜的眼神很清澈,看著他,我的內心突然涌出一陣感動:這個孩子有著深刻的見解,只是沒有機會表達而已。
我笑了:“我猜,當年女媧捏這些泥巴小人的時候,應該是很用心的吧!手臂要比大腿細一些,女性的腰部有線條才好看?!?/p>
鴻宜也露出孩子氣的笑容:“對對,有的小人是雙眼皮,有的是單眼皮,連睫毛都向上卷翹著,一根一根的……”
一直以來,鴻宜的父親很用心地雕刻著兒子外在展現的形態,從學校的學習,到與人交往的動作,再到生活中的習慣。父親認為,只要鴻宜在每一件事上都能做得像個成功人士一樣,未來當然就可以走向成功。而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一直所做的事,本質上都不是在培育良才,而是在“捏泥人”。
現代社會中,很多父母秉持著和鴻宜的父親同樣的養育方式,擔心孩子走彎路,所以始終在嘗試著控制孩子的行為,就像是在捏一個“泥人”一樣。我們忽略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個體,應該有自己的主體性。即使溝通過程再溫柔且堅定,手段措施再縝密,也會使孩子的真實感受被壓抑和埋藏,我們稱之為“阻斷”。這種阻斷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以某種不健康的形態在父母或孩子身上清晰地呈現出來,就像鴻宜的睡眠障礙一樣。他被封印的情緒在內心堆積,用回避、背離和疏遠來消極反抗父親的控制。最后身體知道答案,潛意識中自己選擇了夜晚的清醒和白天的昏睡。
與鴻宜見面后的第二天,我約了鴻宜的父親喬阜來聊聊。他的皮膚比一般人黑一點,這天穿著米白色的休閑上衣,上半身很寬,給人一種敦實的感覺。
“來喝杯茶?!蔽倚χ退蛘泻?,泡了一杯茶遞到他的面前。
喬阜把茶杯端起來卻沒有喝,又放回了桌面上,開門見山道:“老師,我很期待和您的見面。您已經見過我兒子了,他現在睡眠時間晝夜顛倒,我已經給他辦理休學了。您看,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幫到他?”
“您別著急。鴻宜的睡眠障礙并不是身體機能上的問題,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是可以很快調整回來的。簡單來說,我們要給鴻宜一個很好的理由,讓他看到參與正常白天生活的吸引力和價值?!?/p>
“您的意思是說,是鴻宜自己不想起床,故意選擇晝伏夜出嗎?”喬阜問道。
“哦,并不完全是這樣。您誤會了,他不是主動在和您作對。只是,他的大腦正在無意識地選擇一種半休眠的自救模式。這是一個信號,說明他的成長過程已經出現了一點問題——他的內驅力是缺失的。”
“內驅力,是指讓他主動學習嗎?”
“嗯嗯,內驅力是他的主觀意愿,并且不只存在于學習領域,而是驅動他去做任何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的內部力量。鴻宜過去一直是個很乖的孩子,對嗎?您讓他做什么,他都會好好照做。您的要求、學校老師和同學的認可,這些共同構成了鴻宜成長過程中的驅動力,但這些都是來自外部的。在學習方面,來自學校老師的反饋可能尤為重要?!?/p>
“您這么說,我想起來了!”鴻宜父親說道,“鴻宜小學的時候是當班長的,老師確實很喜歡他。剛上初中的那個學期,班主任是數學老師,鴻宜一直對計算都不太在行,數學題經常不會做,這對鴻宜的打擊比較大?!?/p>
我回答道:“是啊,鴻宜上了初中以后,班主任可能對鴻宜有一些負面評價。外驅力忽然消失了,甚至變成了負向的反饋,這件事破壞了鴻宜的學習欲望。加上家庭給他的一些壓力,他越來越對白天的生活產生了一種潛在的抵觸情緒。所以我們看到的睡眠障礙,只不過是身體對這種心理狀態的自然反應而已?!?/p>
喬阜聽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我繼續說道:“其實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很多孩子甚至成人都是靠他人的認可來肯定自己的。當一個人依賴外驅力去行動的時候,這種動力就會比較脆弱,這樣的自我肯定需要借由外部的環境來不斷地給予新的鼓勵,反復印證。一旦外部的力量撤掉了,驅動力很容易忽然坍塌,就像鴻宜遇到初中數學老師后,學習動力突然消失的狀況。”
喬阜的眼睛炯炯有神:“那我要做的是培養他的內驅力,是嗎?”
我微笑道:“沒錯,這就是我今天想和您著重探討的內容:自我內核思維。怎樣將一個人做有價值的事情的驅動力從外部的正向反饋,轉換為來自內部的正向反饋。對于鴻宜來說,就是怎樣幫助他重新期待和享受白天的生活。”
喬阜皺著眉頭說:“我還是不太明白,聽起來好像很不容易?!?/p>
我解釋道:“這其實也不復雜。您有過這樣的體驗嗎?在通過努力完成了一件自己很看重的任務的時候,會感覺很有價值、很開心、很滿足?”
“我在工作中,有時候能體會到您說的這種感覺。”
“這就是來自內部的正向反饋。這樣一個個的正向反饋的瞬間,就像連點畫的一個個點一樣,引領著我們一步步地走向未來的成功。對于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以學習為例,假如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經常體會到價值感、愉悅感和滿足感同時出現的瞬間,他就會充滿動力,為了追求更深的知識而學習下去,不需要您的監督或管理。”
“這可真是我夢寐以求的狀態了?!敝心昴腥税腴_玩笑地笑著說,“只是現在,鴻宜離這種狀態似乎還有很大的距離。拋開他現在已經休學在家不談,即使是以前他狀態最好的時候,也是我和他媽媽一點點陪著他學出來的??克约?,從來都沒辦法專注學習?!?/p>
面前的茶涼了,我重新泡了一壺,為喬阜添了一杯:“累了會想玩、想休息,這是人之常情啊。對于孩子來說,自我控制的能力比大人弱一點,這是由大腦的結構決定的?!?/p>
本節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