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執念的由來

“如果我會魔法,能實現一個愿望,那么我一定會改變與食物之間的消極關系?!?/p>

納迪婭第一次咨詢時這樣對我說道,她語氣倦怠、神情焦躁(在前文中我們簡單介紹過她)。她似乎無法沉穩地坐著,也無法坦然地面對自己。似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她都缺少內心力量與主導感。她對我說,她的飲食行為給她帶來了壓力;稍有不順心的事,她就會從冰激凌和炸薯條中尋求安慰;情緒化進食讓她厭惡自己;她的大腦不停地思索如何理清自己的飲食問題,這一切都使她疲憊不堪。

納迪婭追求“干凈飲食”,堅持食用營養均衡的飯菜,其中多為未加工的食物,但當她感到有壓力或者不順心時,就立刻通過大吃大喝麻木自己,而且事后感到內疚。她會對自己說,自己沒有管住嘴;然后,她會再憋足一口氣:現在應當好好表現。她受到“感到焦慮時,我忍不住食物的誘惑”這一執念的束縛,從一個極端沖向另一個極端,如此循環往復。改變自己的行為、恢復理智是她莫大的心愿。這就意味著要破除這一執念的束縛。

你最想破除哪種執念的束縛

我們之所以有飲食問題、表現出自討苦吃的行為,究其根源,是因為我們受到執念的束縛。在前面的練習中,你已經挖掘出在你的食物故事背后是哪些執念在束縛你。那么,假如你會魔法,你最想破除哪種執念的束縛?換句話說,此刻你最不能容忍的進食障礙的背后是哪種執念在作祟?

也許,你最想破除的執念是“世上肯定有一套完美的飲食方案,我要遵照執行,而且絲毫不能打折扣?!币驗樵谶@種執念的驅使下,你以“非黑即白”的方式追求健康:你要么在清腸、排毒、跟隨一時的風尚,要么吃掉目光所及的一切食物。

也許,你最想破除的執念是“食物問題太復雜了”,因為“該吃什么、不該吃什么”的問題已經在無聲無息中主導了你的生活,你糾結于每一口食物、每一種飲食趨勢。食物帶來的不是快樂,而是無窮無盡的壓力。

也許,你最想破除的執念是“為了健康,我必須管住自己的嘴?!币驗樵谶@種觀念的驅使下,你要計算各種數據:食物積分與運動積分、卡路里的攝入與消耗。各種數據支配著你的選擇。

也許,你最想破除的執念是“我的意志力要是再堅強一些就好了,那樣我就能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了?!币驗槟憧偸歉械絻染尾涫苷勰?,總在該吃什么、不該吃什么問題上產生挫敗感。

也許,你最想破除的執念是“我完全糊涂了!究竟哪種食物適合我呢?”因為你在飲食問題上完全不自信,你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指揮權拱手交給了某些專家或網紅,任由他們支配你該吃什么、不該吃什么。

這些束縛與情境是否似曾相識?也許你受到其他執念的束縛?如果你理不出頭緒,請回顧“當前你對食物的執念”練習。當你明確了自己飲食問題背后究竟是哪種執念在作祟時,接下來的問題是“它是何時出現的”。

束縛的由來

你最不能容忍的習慣、行為或障礙,其背后的執念是何時開始束縛你的?它是否與一個特定事件、傳統或家庭觀念有關?

理解了束縛你的某一執念的由來,你會感到輕松許多:“哈,我一直這樣,原來癥結在這里!”同時,你不會再為過去的事情繼續自責。

你受到某一飲食執念的束縛也許是在你剛剛步入成年時,也許是處于青春期時,也許甚至在你只有四五歲時。食物問題由來之久,這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我們在呱呱墜地后的最初幾年里,無意識地接納著周圍的一切,其中就包括許多執念的束縛。6歲之前,我們的大腦還無法實現有意識的活動。我們仿佛一塊海綿,接納著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家人的世界觀,包括他們的飲食執念。那時,我們還沒有掌握批判性思維技能,無法對這些執念進行反思和質疑,所以下意識地接納了這些執念。現在我們已經長大成人,能夠重新審視并改變這些執念,所以無論這些執念是如何束縛你的,你都可以改變它們。

對于納迪婭而言,這些執念形成于青春期,那時她的身體開始發生變化,她的父親不懂得如何應對,所以對她隨口說出了“要注意”這類話語,而且在她盛第二碗飯時流露出厭惡的神情。他對納迪婭說,因為她吃得太多,所以她的身材太過豐滿。最終納迪婭索性不在父親面前吃喝了,而是把剩飯剩菜、炸薯條、蘇打水等容易隱藏的食物偷偷帶進自己的臥室。她開始依賴食物來逃避羞愧感和拒斥感。

在納迪婭的案例中,她的執念主要在家庭的影響下產生并束縛了她,但在生活中,影響我們的人或事數不勝數,我們往往意識不到他們對我們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下面是一些較為常見的影響因素。

原生家庭

也許在成長的過程中,你的首要照料者,如父母、祖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向你傳遞了一條微乎其微的信息。

我們不但繼承了父母的基因,而且還會下意識地繼承他們對待食物和自己身體的看法與言行。要知道,我們在6歲前基本上只能被動地接納周圍的一切。請誠實回答一個問題:有多少次你在做一件事時猛然發覺,“呀!這不是母親的做法嗎?原來我在模仿母親的樣子。真是沒想到。”所以,如果你在食物與身體方面也發現了類似的規律,那么就不足為奇了。

在小時候,你的照料者如何談論食物?他們對食物有何感受?他們又是如何對待食物的?你在家庭中觀察到哪些規律或習慣?你也許記得一些特別的場合、偷吃零食或減肥節食的往事、與家人一起或獨自烹飪的情景。例如,

“我記得那時,每周一的早晨媽媽都會開始一種新的節食計劃。”

“有時爸爸會帶我出去吃快餐。我們會偷偷吃漢堡包和奶昔。他對我說,不要告訴媽媽?!?/p>

“那時,奶奶非常喜歡做飯,她的手藝可棒了!她就是喜歡給我們做飯吃。如果我們不盛第二碗飯,她會不高興的?!?/p>

文化

能夠對我們產生巨大影響的不只是家庭環境,整個社會的文化氛圍、其他環境(課堂、校園、日托中心、運動隊、宿舍)以及社區都會影響我們。周圍的人群營造的文化環境可以影響我們對食物的認識、感受與行為。在社會環境(正面和負面)的熏陶下,我們知道了外貌“標準”、食物“標準”、衣著“標準”、行為“標準”,這些“標準”將伴隨我們步入成年。

金錢

金錢與食物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這也許并不明顯。你的家庭經濟條件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你對食物的執念并束縛你。家庭經濟困難、食物短缺的人與食物之間的關系,和食物充足的人與食物之間的關系可能大相徑庭。如果你的家庭面臨經濟壓力,那么這種壓力會以某種方式反映在你的飲食習慣中,如你吃飯的時間、地點,以及哪些食物是家常便飯、哪些食物又是改善伙食或特殊獎賞,等等。

朋友、老師等重要他人

顯而易見,我們敬重的人可能會塑造我們的執念,而這些執念也會束縛我們。我們想要模仿這些人,所以我們時常會有意、無意地采納他們的觀念與習慣,包括他們的飲食習慣與飲食觀念。在我們的一生中,尤其在少年時期,對我們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我們的朋友。想一想你在少年時期的好友,他們之中有沒有人一直在節食?有沒有人患有進食障礙?有沒有人與食物之間保持積極的關系?

重大生活事件

你對食物的執念也許在一次重大事件中形成并開始束縛你,如父母離異、與戀人分手、遷往異地生活等。也許你的執念來自往日的某種創傷。當我們聽到“創傷”這個詞時,想到的往往是一些讓我們遭受巨大情感沖擊或者讓我們極其痛苦的事件,如遭到性侵害、父母關愛缺失或被父母虐待、所愛之人離世、遭遇車禍等。但實際上,只要是觸碰到我們內心脆弱之處、讓我們無力抵抗的經歷,都會給我們造成創傷,而且這些經歷可能看上去很不起眼,如冰箱上鎖、一個傻乎乎的男孩大大咧咧地說他特別喜歡身材苗條的女孩、一位芭蕾舞老師批評你太胖、姨媽沒有給你吃蛋糕等。雖然這些經歷似乎算不上重大事件,但在你的食物故事中,它們可能給你帶來創傷,使你從食物中尋找慰藉,或者通過克制飲食給自己增加主導感。因此,當你探究束縛的由來時,不應輕易忽略任何一件事。

通過愛去尋覓

在接下來的練習中,你將梳理對食物的記憶,認識食物在你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你的執念束縛的由來。

注意理解你的執念束縛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如何塑造你的食物故事,但回顧往事時,不應帶有批判的眼光,而應保持心中有愛。原諒自己,原諒你的父母等重要他人。納迪婭對父親有怨言,而且對自己仍然感到些許羞愧,為了釋懷,她給父親寫了一封信。雖然信沒有寄出,但讓鏗鏘的心聲落在紙上,這個過程至關重要,她可以沖破束縛,做出改變。原諒自己與他人,你也可以做到這一點。

練習:你的執念束縛的由來

追憶往事是一回事,而用筆追憶往事是另一回事。通過下面的練習,你將深入地探究過去,回憶哪些人或事塑造了你的執念并束縛你,從而形成你當前的食物故事。

原生家庭

關于食物與家庭,你能回憶起什么?將腦海中出現的往事寫下來。

總體上,你的家庭對你灌輸了哪些飲食觀念?其中是否有你愿意保留的正面觀念?是否有你希望摒棄的負面觀念?

文化

描述在成長過程中你所處的文化、環境或社區。然后,描述你周圍的人群以及他們對食物的認識、感受與行為。

總體上,你所處的文化對你灌輸了哪些飲食觀念?其中是否有你愿意保留的正面觀念?是否有你希望摒棄的負面觀念?

金錢

你能想到哪些有關食物與金錢的往事?把這些往事寫下來。

總體上,在你的青少年時期及成年早期,你形成了哪些飲食觀念與金錢觀念?其中是否有你愿意保留的正面觀念?是否有你希望摒棄的負面觀念?

朋友、老師等重要他人

總體上,在你的青少年時期及成年早期,你的朋友對你灌輸了哪些飲食觀念?老師等重要他人又對你灌輸了哪些飲食觀念?其中是否有你愿意保留的正面觀念?是否有你希望摒棄的負面觀念?

想一想現在你身邊的人,包括同事、老師、朋友及其他對你的生活產生影響的人。

當前的社交圈對你灌輸了哪些飲食觀念?是正面的、負面的,還是二者皆有?

重大生活事件

你是否認為重大生活事件與你受到的束縛及你的食物故事之間存在關聯?如果是的話,存在何種關聯?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改變食物故事并不意味著要全盤否定過去,也不意味著要從零開始。你不需要將往事從回憶中一筆勾銷。你可以憑借自己的判斷力做出取舍。

也許你記得,在孩提時代,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享節日大餐的場景。你珍惜這些美好的記憶,想要與自己的小家庭延續這個傳統。這是多么美好的想法!

也許你記得,父親曾經酗酒、暴飲暴食,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你不想在自己的生活中延續這些不良習慣。這個想法同樣值得贊賞。

仿佛你是一本書的編輯,你有權決定在當前的食物故事中,哪些情節值得保留、哪些情節應當刪除或修改。

滋養身心的、你珍愛的情節,要保留。

其他不能滋養你的情節,你有權決定摒棄。

重新書寫食物故事的過程仿佛一場療愈的旅行,而療愈始于你對創傷的認識。讀過前文后,你已經逐漸認清自己的食物故事背后的執念與束縛,以及這些執念與束縛的由來。現在,你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翻開新的篇章,摒棄那些不再有益的故事情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榆中县| 读书| 舞钢市| 喀喇沁旗| 襄樊市| 平利县| 阳城县| 时尚| 汉寿县| 新和县| 修水县| 若羌县| 邵东县| 商城县| 成都市| 龙江县| 芦山县| 眉山市| 湟中县| 盐山县| 礼泉县| 武清区| 武功县| 漾濞| 平利县| 剑河县| 阳谷县| 凌云县| 嵊泗县| 江达县| 枣庄市| 和林格尔县| 鄂尔多斯市| 栾城县| 新化县| 巴东县| 罗城| 东方市| 景谷|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