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對:債券投資心理與行為
- 王健
- 10字
- 2022-08-02 14:27:30
第2章
不言頂,不測底
不去猜頂部和底部
不要猜測點位,要建立投資體系
“不言頂,不測底。”無數次的教訓告訴我,不要去肆意猜測點位,更不要去猜測頂部或底部,因為一旦這么做了,那就在自己的心中設了一籬笆,到不了那個位置就總覺得不可能,這樣會很危險。2014~2016年的大牛市告訴我,不要預測底部,千萬不要說“絕對不可能比這個位置還低”;2013年的大熊市告訴我,不要去預測頂部,千萬不要說“不可能再高了”。所以,不要去猜測頂部和底部,無論是因為面子,還是因為心理暗示,這會讓自己陷入自己預設的陷阱。
不要憑歷史數據,甚至只是憑感覺去簡單地拍點位,而是要建立自己的投資體系,用分析框架體系在左側分析市場,用投資策略體系在右側應對市場。我們要事先做好策略、情景假設,量化好指標。想好遇到什么情況,要怎么應對操作。
在收益率頂部區域、底部區域(拐點),市場都有哪些特征?技術性的、情緒上的、政策上的、宏觀數據上的、媒體宣傳上的都是歷史情景中的一環,我們要對歷史性的拐點做周密的分析和復盤,總結歸納出有共性的、普適的因素。在未來的行情波動中,出現的因素越多,符合的情景越像,頂部、底部拐點出現的概率就越大。歷史不會簡單重復,但人性亙古不變,經濟周期、金融周期、市場周期無不由人性一輪輪推動向前。
點位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趨勢和策略
作為一個買方投資者,不要預測底在哪兒或者頂在哪兒,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市場運行的趨勢,而不是“屁股決定腦袋”,根據自己的倉位來預測方向或具體的點位。
2013年初,誰也想不到十年國開債會上行到5.9%(2014年1月);2014年初,誰也想不到十年國開債能下行到3.0%(2016年1月)。具體的點位我們完全無法預測,也完全沒有必要去預測,因為那會給我們的思想套上無形的枷鎖,阻礙我們隨機應變、順勢而為。
我們常常會說:上行或下行“空間不大”,這也純粹是拍腦袋,更多是和歷史數據對比或模擬了一下,得出的簡單結論而已。歷史只是用來參考的,而未來是創造歷史,而不是簡單地復制歷史。雖然周期有輪回,但每輪周期的市場邏輯,及市場對信息的放大程度,都是無法預知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制定投資策略,應對市場變化。作為買方,我們不去預測市場,而要應對市場,不要回頭看,不要讓自己總是在后悔中度過。在收益下行時,后悔沒有買在最高點,心里總是盼著收益再上行到前面那個高點后再出手,可市場哪能按我們的想法去運行呢。即使真回到那個高點位,我們也未必就能下決心去買,到時或許又會想著:再等等,再等等,收益率再高一點再下手。如果真的市場回到了之前的那個高點位,誰又能保證市場不往更高的點位運行呢?
所以,市場點位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趨勢和應對趨勢的策略。如果收益率是趨勢性向下的,那么什么時候買入都不晚,不要回頭看過去,勇往直前看未來。同樣,當收益率上行時,不要后悔手里的券沒有賣在最低點,要看未來、賣未來,如果未來收益率是趨勢性向上的,那就及時賣出,什么時候賣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