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集郵文獻史(1872-1949)
- 朱勇坤
- 719字
- 2022-08-03 17:48:17
三、媒體對上海神州郵票研究會的報道與評價
《申報》、《小時報》等媒體對神州郵票研究會的成立及活動都有報道。
從報道中可知,上海神州郵票研究會積極推廣郵會宣傳集郵。在“永安大東旅社西菜社,開新年聚餐大會會份每人洋一元五角,舉行交換郵票、分贈會刊”,李輝堂、張承惠、陳復祥、張棣邨、葉頌蕃等人還“捐值洋五十元之郵票”,“分贈到會諸君”;[22]“郵票研究會將開月會”報道協(xié)會活動不但提到了交換郵票還有個人珍藏郵票展:“參觀李輝堂珍藏之郵票,及交換新郵票”等。[23]《小時報》以“神州郵票會之發(fā)起”為題的報道,介紹該會“為完全華人組織,……于研究上增知識為宗旨”,入會條件“凡有郵票癖者一律皆可入會,會費每年大洋二元”,更似上海神州郵票研究會的會員征集廣告。[24]
約在1923年10月,上海神州郵票研究會正式解散。周今覺在《郵話》對其解散的原因判定為“與會者大半為駔儈掮販之流,恃此為糊口者,不暇研究學識”,[25]有失公道也似偏頗。
上海神州郵票研究會的22位會員中,后來成為中華郵票會會員的有16人,而且大部分是中華郵票會的骨干。張棣邨、葉頌蕃、陳復祥、朱世杰、張景盂、柴冠群、盧賦梅等,由于藏品豐富、郵識精湛、熱心會務而成為三大郵會的骨干。“此后我國郵界,遂有組織,有系統(tǒng)。其以前一切,則皆散漫無從考據,將來治集郵史者,惟有從此作起點耳”(陳復祥:國郵之過去與將來),“周今覺氏創(chuàng)辦中華郵票會于民國十四年,發(fā)起者均神州舊會員也”。[26]
分析其解散的原因,郵會創(chuàng)建人之一的陳復祥云“五個干部中有二人鬧了意見,各人又不愿獨挑重擔,于是會也辦不好”。[27]《郵聲》也有一“啟事”云“該會以內部職員誤會意見已于十月間正式解散”。[28]張包子俊也云“由于幾位中堅分子生了意見,不到一年就垮了臺”。[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