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神州郵票研究會會刊》的創辦

上海神州郵票研究會的章程中,對諸如創辦郵刊、設立藏書室有著具體的規定[16],并且把研究鑒藏、討論演講、交換郵票作為每月一次例會的主要內容。其與上海郵票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個不同是一開始就以中華郵學為主要宗旨,所刊郵文均以華郵為重點。《會刊》文章有的從郵史題材上介紹國郵,如“中國郵票史”(李輝堂)、“客郵錄”(張悟盫);有的從郵學上研究華郵,如“福州颶風郵票談”(蔡羈魂)、“中華民國郵票考——倫敦印北京印”(陳復祥);有的從普及郵識上介紹華郵,如“郵票之四大要點”(葉頌蕃)、“論收集郵票之益”(陶仰遽)、“郵票之價值”(黎永錦)、“新舊郵票說”(張悟盫)、“郵票搜集家當注意水印”(柴冠群)等。這些都是后來三大郵會(指中華郵票會、新光郵票研究會和甲戌郵票會)必需的辦會宗旨和保留章程,對以后中國郵會注重郵學傳播有著深遠的影響。

《神州郵學研究會會刊》

由于陳復祥等郵識卓著,刊中時時呈現出他們對集郵獨到而精深的見解,也是后來大多數郵學文章的范本。其章程的首條,言集郵“既可稽歷史之盛衰,又足資案頭之娛樂。舉凡勝跡名人山川花鳥岡不摹臨如畫,縮諸盈寸之中”,如同一篇中國集郵愛好者的宣言。[17]

陶仰遽的“論收集郵票之益”,認為集郵“勝于書畫琴棋”,因從郵票中可知“世界各國之興亡盛衰,名勝也,物產也,風俗也,于焉參考,一舉而數善備”;集郵還能作“環游世界之豪舉,借郵票,足以補地理學歷史學之缺憾焉”;鞭撻“銷磨于征歌選色,馳逐風月場中,僅以馬雀撲克資消遣。”[18]

張悟盫的“新舊郵票說”,針對當時郵人以為“即已用過者有價值,未用過者,類似化裝品等所貼之封口印花,……特蓋郵印以作舊者”的做法,指出郵票的價值“當先考其年代之遠近、國度之興亡及發行票數之多寡,……以郵印以作舊票,反失于自然,識者一望而知,反不若不蓋印之為愈”。[19]文章特別提到的是郵票“發行票數之多寡,……可斷其價值”的說法,可能是最早的郵票投資理念。

他的“客郵錄”一文,指出客郵“喪失國權,莫此為甚”,但提醒郵人“西人方面視之,異常珍貴”,[20]所以他欲將“各國客郵詳細羅列”,惜因刊物停刊僅介紹了法國一國客郵。文中將法國客郵從發行年份、種類、面值、刷色、用紙有著詳實的介紹,并提示“有倒印及重印者多種”。

陳復祥的“中華民國郵票考——倫敦印北京印”一文,列舉倫敦印、北京印細微差別有十余處。諸如“此煙囪,幾不能見,……其左瓣之垂下者上有三點,最首之一樹與第三樹(即有義枝者)向左斜甚”等。文章觀察深邃又通俗明了。

蔡羈魂的“福州颶風郵票談”一文,提醒郵人“福州颶風郵票,中外郵票收藏家爭出重價向福州搜羅”,于是“作偽者流,見有厚利可獲,遂造出無數偽品銷于上海,每枚價僅二元左右”(蔡羈魂:福州颶風郵票談)。并將郵戳、英文字母等辨識方法告知郵人。

陳復祥對《神州郵票研究會會刊》的印數、發行憶及道,由于“所收會費全用于印刷,還嫌不夠,……所以印數不多好像只有100本”。[21]會刊16開,36頁,封面由何世偉題寫刊名,鉛印,四號老宋體直排,由白克路807號振興印務局承印,北四川路中華郵票公司代售,每冊定價2角。

欄目有國外新聞、本埠新聞、新郵票消息等。并開辟了小說欄目,特別是說明來稿刊出后就以相當舊郵票作酬謝,也可謂是首創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景泰县| 安顺市| 宜城市| 浦城县| 库尔勒市| 株洲市| 宝山区| 内乡县| 辉南县| 大足县| 营口市| 马山县| 呼图壁县| 江永县| 保德县| 龙岩市| 察隅县| 桐城市| 西峡县| 台江县| 芷江| 繁峙县| 嵊泗县| 永清县| 阿鲁科尔沁旗| 原阳县| 五华县| 西贡区| 庆城县| 昭觉县| 云浮市| 扶余县| 新龙县| 周宁县| 肇州县| 高安市| 深州市| 博乐市| 双桥区|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