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不要挑戰人性
  • 潘楷文
  • 936字
  • 2022-08-11 18:03:06

人間悲劇——羅馬尼亞的孤兒

1966年,為了提高人口數量,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政府頒布了一項法案,禁止孩子少于4個的40歲以下婦女(1986年改為45歲以下婦女)墮胎——這項法案持續了23年。在此期間,嬰兒如同潮水般涌來,很多貧困家庭無法負擔,以致大量的嬰兒被送往孤兒院,而這就讓孤兒院的護理人員非常頭疼了,據說每個護理人員需要照顧10個到20個孩子,有的護理人員甚至要照顧40個孩子。

由于資源條件的限制,特別是孤兒院人手嚴重不足,護理人員只好用制度化的方式來管理嬰兒:孩子們無論醒沒醒,7點鐘都必須起床;無論想不想吃、愛不愛吃,7點半都必須進食。每個護理人員只有30分鐘的時間去喂10個到20個孩子,每個孩子都需要高效地完成進食。無論有沒有大小便,8點必須換尿布,如果孩子在8點之后又弄臟了尿布,那不好意思,就只能等上好幾個小時才能再次換尿布。最殘酷的是,孩子們每天只有在護理人員給他們喂食和換尿布的時間,才有機會跟人接觸,其他時間里,他們只能看著天花板、墻面或是他們的小床的柵欄。

1989年,齊奧塞斯庫政權垮臺,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兒科學和神經科學教授查爾斯·納爾遜領導的團隊在2000年發起了“布加勒斯特早期治愈計劃”,對這些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進行了長達13年的追蹤研究。研究人員發現,早年在孤兒院里長大的孩子,基本都患有嚴重的心理創傷。無論是大腦發育、身體發育,還是社會適應能力,他們都遠遠落后于同齡兒童的平均水平。最讓研究人員揪心的是,這些孩子無一例外,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安靜。這種安靜,是一種死寂:他們安靜地坐著,面無表情,好像靈魂被抽空一樣——素、淡、寡,仿佛只剩下軀殼。納爾遜將團隊的研究稱為無法重復的“零父母養育實驗”。

到底發生了什么?這些孩子為什么會如此悲慘?我想,拋棄孩子們的父母固然需要對他們的悲慘命運負責任,但孤兒院毫無人性的管理制度才是罪魁禍首。心理學中的客體關系理論認為:人從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刻起,就在尋找客體,也就是媽媽。如果缺少了與媽媽的關系,嬰兒的大腦與心理發育就將停滯,甚至大腦會病變。當然,這只是一個理論假設,沒有人敢用真實的實驗來驗證媽媽與孩子分離后,孩子會如何成長,因為這已突破了人類的道德底線。但歷史上還真有人在猴子身上做了這項瘋狂的實驗,這個人就是著名心理學家哈里·哈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沭阳县| 英山县| 紫阳县| 上犹县| 麻江县| 克山县| 盐源县| 博乐市| 汪清县| 集安市| 岚皋县| 平南县| 佳木斯市| 通道| 西峡县| 嘉祥县| 定兴县| 阿拉善右旗| 彰化市| 萨迦县| 鲁甸县| 闵行区| 定边县| 台东县| 新邵县| 渭源县| 鄢陵县| 平泉县| 西峡县| 扶余县| 阿合奇县| 卓资县| 保亭| 大英县| 霍林郭勒市| 犍为县| 方城县| 萨嘎县| 邹平县|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