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不要挑戰人性作者名: 潘楷文本章字數: 823字更新時間: 2022-08-11 18:03:14
實驗結果:經不起考驗的人性
實驗開始前,米爾格拉姆曾對身邊的心理學系同事和學生進行了小范圍調查,讓大家預測一下有多少人會在實驗中服從權威,用450伏的電壓“殺死”一個陌生人。大部分人認為會這樣做的人占全體受試者的比例不會超過10%,還有人認為可能只有1%。然而實驗結果令人震驚:在40名受試者中,有26人連續三次用最高擋的450伏電壓電擊了假扮受試者。在實驗過程中,雖然假扮受試者夸張地發出慘叫聲、敲擊聲、跺腳聲、求饒聲等各種聲音,甚至裝出抽搐的樣子,到最后悄無聲息,全身癱軟,但還是有65%的受試者堅持一直電下去,直到被假大學老師告知實驗完成才罷手。
后來,米爾格拉姆不斷改變實驗場景和條件,例如調整真實受試者和假扮受試者之間的距離,改變真實受試者、假扮受試者和假大學老師所處的位置,讓多個真實受試者一起參與實驗,安排兩個假大學老師一起指揮,安排女性真實受試者參與,等等,力圖做出更加全面的實驗。他前后一共進行了19次實驗,隨著實驗場景和條件的變化,實驗結果的數據的確會有所不同,但總體的實驗結論卻是一致的:多數人會在權威的指示下傷害陌生人。
在這些實驗中,米爾格拉姆和他的同事們還觀察到了許多值得深入研究的有趣現象:比如,隨著假扮受試者痛苦反應的加劇,真實受試者越來越緊張,越來越不自在,這或許說明在真實受試者的內心,傷害他人導致的良心不安與服從權威完成任務的理念正在激烈交鋒;又比如,隨著真實受試者和假扮受試者的接觸程度增加,要求停止實驗的真實受試者的占比也會明顯增加,當真實受試者完全看不見假扮受試者,且只能透過墻壁聽到假扮受試者的聲音時,要求停止實驗的真實受試者只占全體受試者的35%,而當真實受試者和假扮受試者坐在一起,可以近距離看到假扮受試者所表演的痛苦反應時,要求停止實驗的真實受試者的占比增至70%;再比如,降低假大學老師的權威性,安排兩個假大學老師和真實受試者待在一起,在實驗過程中兩個假大學老師對要不要停止實驗產生分歧時,要求停止實驗的真實受試者的占比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