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成語故事
  • 車明正
  • 2771字
  • 2022-08-11 11:23:20

“以夷制夷”導致百年喪權辱國

成語 以夷制夷與虎謀皮

解釋 前者利用外族和外國間的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力量。后者比喻跟惡人商量放棄他的利益是做不到的。

出處 宋·范曄《后漢書·鄧訓傳》:“以羌胡相攻,以夷伐夷,不宜禁護。”

《太平御覽》:“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

1931 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蔣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企圖讓國聯去調解。魯迅在《偽自由書》中諷刺道:“當去年中國有許多人,一味哭訴國聯的時候,日本的報紙往往加以譏笑,說這是中國祖傳的以夷制夷的老手段?!?/p>

以夷制夷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外交策略,它是利用外族或外國間的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力量,為我所用。數千年來,漢族受外族欺負甚多,因為漢族官員大都不靠武功得到地位,而是靠儒家學問登上官位。對那些入侵的蠻夷,講也講不通,打又打不過,該怎么辦呢?只得靠老祖宗留下的以夷制夷,以力借力,搞制衡那一套。權力制衡最早始于商鞅提出的“法者,國之權衡也”,搬到外交上,就是搞勢力制衡,這辦法開始時還有些管用。

約在 1500 年及 1200 年之前,那是晉末和唐末兩個時期,蠻狠的外族侵略者在戰場上連連取勝。漢族官員很快就屈膝投降,甚至被馴服了。他們告訴那些征服者,你們彼此之間就不要打打殺殺了,我們這里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文化更是精深,無論治國治人,都有一套辦法。我們教你們怎樣用我們老祖宗的辦法,治理被你們征服的漢族民眾。幾代下來,那些征服者突然發現自己越來越像他們原來要征服的漢人,最后連征服者自己的家園,也變成華夏神州的一部分。在外族征服漢族的過程中,弄不清誰征服了誰,誰馴服了誰,由此,漢族官員十分得意,認為外族之間的矛盾可以利用,而“以夷制夷”是再好不過的“傳家寶”,可以一代代傳下去,屢試不爽。

到了 19 世紀中葉,這辦法就不那么樂觀了。由于滿族把持清廷,缺乏對世界各國“態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當英國人把炮艦開到門口時,好比是一只“領頭狼”搶先闖入我們家園。昏庸的清廷還想“以夷制夷”的美夢,采用引“群狼入室”方法,將它們一起引進來,后再馴之。但因國力空虛,招架乏力,結果被“群狼”撕得傷痕累累,滿目瘡痍,這樣的“以夷制夷”豈不成了“與虎謀皮”?當時有一位叫魏源的思想家,他是林則徐同僚和好友。林則徐把他編輯的《四洲志》交給魏源,希望他進一步了解“夷情”,制定御侮良策。魏源欣然答應下來,立即廣泛收集資料,編寫以“悉夷、師夷、制夷”三部曲為核心的《海國圖志五十卷》本。在這里,魏源率先提出多管齊下的策略:“凡有兩法可攻夷,調夷之仇國以攻夷,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他似乎已經想出攻夷、制夷的好法子了。這是中國外交上的一大發明?!罢{夷之仇國”去攻打它(夷),就是以毒攻毒,多好聽??!在他看來,“以夷制夷”的祖傳法寶還可以繼續用下去了。

他考查了“使英夷懼怕的諸敵國”以后,認為“西方的俄羅斯、法國、美國”都可以作為“制英”的假想候發選人,可以用“以夷制夷”策略,調夷之仇國攻夷,來個“坐山觀虎斗”,豈不美哉。但事實又怎么樣呢?鴉片戰爭后的中國,面臨來自三方面的外部威脅:第一是來自歐洲的西方列強,要求開放通商口岸,販賣鴉片,獲取經濟利益,我們稱之為“劫財”;第二是來自北方俄國,對中華北部領土垂涎三尺,總想挖下一塊,我們稱之為“劫色”。這兩股勢力還無意顛覆和取代清廷,認為那不符合它們的根本利益。第三是來自東方的日本,那可是潛在的更大威脅。它不僅要“劫財”,獲取經濟利益,還要“劫色”,對領土有更多更迫切的要求。更要命的是想用天皇賦予他的永恒的統治權,在文化上取而代之,讓大和民族成為駕馭“大東亞新秩序”的主人。這幾乎在“劫命”了。

在這樣三股勢力相逼的危險局勢下,晚清還出現一大批寧愿放棄老祖宗轉而吸收西方均勢外交理念,并和“以夷制夷”及“合縱連橫”本土思想結合的外交官僚。他們是以以恭親王和總理大臣李鴻章為代表人物?!盎馃龍A明園”時的奕?,在給咸豐皇帝的奏折上是這樣寫的:“太平和捻叛為我大清心腹之患,羅剎與我毗鄰,蠶食我疆土,如芒刺在背。英國目的為買賣,舉止兇猛,乃肋下之痛。應先平太平及捻叛之亂,再抑羅剎,而后制英夷?!?/p>

可見他在國家內外交困時,把太平軍捻軍視作“心腹之患”,把俄羅斯看作“如芒刺背”,把英國看成“肋下之痛”。在他眼里,心腹、背上、肋下,孰輕孰重,分得還是很清楚的。恭親王這一政策的實施者,最后落到李鴻章身上。李鴻章是以“蠻夷管理者”身份浮出水面的。他是一品大員,身穿長袖蟒袍黃馬褂,頭上戴著雙眼花翎,走起路來一搖一擺,一副大智若愚的樣子,常年奔走于群“夷”之間,充當一個很不相稱的蠻夷“調解員”角色。

在一個孱弱的中國,以夷制夷談何容易。李鴻章不得不露出一副“痞子腔”外交風格,與“群狼”來回周旋,弄得氣喘吁吁,疲憊不堪。一個脆弱大國的職業外交官,虧他還能想出一套自詡為“以毒攻毒、自污誘敵”并與之周旋的“拳法”,先玷污自己,再引誘“夷”國,心里還想著如何“與虎謀皮”,真是可笑極了!

為了不讓英夷獨占好處,他忍辱負重,敞開胸懷,對所有國家門戶開放,把如同“群狼”的眾夷,全都引入中國,防止任何一夷獨霸中原。照這套拳路打法,李鴻章在馬關與日本談判結束后,又想促成“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引誘俄國,來一個“與虎謀皮”,迫使日本歸還遼東給中國,讓日本已經吃進去的骨頭再吐出來,再讓俄、德前來分一杯羹。這何止是一杯羹,其實是一大碗“肉”了。

果然,俄羅斯傳喚李鴻章到莫斯科簽署秘密條約。俄羅斯早就想建造橫貫西伯利亞跨越滿洲的鐵路,中國與其毗鄰,需要俄羅斯出面保護。短短幾年內,俄羅斯趁機控制了日本被迫放棄的面積。李鴻章雖說阻止了日本擴張,但代價是讓俄羅斯在滿洲有支配地位;讓德國占領山東青島;讓法國在廣東獲得一塊領地,鞏固其在越南的據守。英國在香港對面新界九龍也擴大了地域,并在旅順港對面獲得了一個海軍基地。

沒有一個“夷”能在中國完全占主導地位,想通過蠻夷平衡,在這狹縫中求生,盼能茍延殘喘,但仍是枉然。1901 年,李鴻章去世前,用悲哀口氣給慈禧太后上了最后一道奏折,奏折上寫道:“我命垂危,終為樂見者,乃諸夷拜服于龍座。實不幸,中國不堪與其平等而事。我軍力不舉,關乎帝國完整……希朝廷堅持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或可漸有轉機,譬如多病之人,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憂也。”這就宣告了以夷制夷與虎謀皮的外交政策最終失敗。

想讓“諸夷”拜服清政府,結果不幸,中國還是“不堪與其平等而事”,將要死去的李鴻章,深感前途渺茫,傷心無奈,臨終前發出哀呼聲,警告說,大清帝國軍力不舉,猶如重病人,若還不量力,“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憂。

弱國無外交,只有內圖富強,變革自振,否則只能是大廈將傾,“茍延殘喘”。晚清推行的“以夷制夷”政策終究失敗了,最終導致百年喪權辱國,這一恥辱,給國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中阳县| 梁河县| 兴和县| 前郭尔| 新化县| 仙游县| 大竹县| 宕昌县| 张北县| 南溪县| 五常市| 孝昌县| 宝山区| 浠水县| 彭山县| 碌曲县| 左权县| 开原市| 江城| 德兴市| 浮梁县| 遂昌县| 白沙| 重庆市| 南郑县| 新田县| 滨州市| 怀来县| 高要市| 开原市| 陆丰市| 磴口县| 白沙| 光泽县| 巫山县| 星座| 兴业县| 富顺县| 杂多县|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