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偽賽局:商戰中的讀心博弈!在敵人進場之前,你就已經勝券在握
- 崔英勝 李高鵬
- 1850字
- 2022-07-22 17:17:24
負和、零和與正和
在拉封丹寓言中有這樣一則,講的是狐貍與狼之間的賽局。
一天晚上,狐貍踱步來到了水井旁,低頭俯身看到井底水面上月亮的影子,牠認為那是一塊大起司。這只餓得發昏的狐貍跨進一個吊桶下到了井底,把與之相連的另一個吊桶升到了井面。下到井底,牠才明白這“起司”是吃不得的,自己已鑄成大錯,處境十分不利,長期下去就只有等死了。如果沒有另一個饑餓的替死鬼來打這月亮的主意,以同樣的方式,落得同樣悲慘的下場,而把牠從眼下窘迫的境地交換出來,牠怎能指望再活著回到地面上去呢?
兩天兩夜過去了,沒有一只動物光顧水井,時間一分一秒的不斷流逝,銀色的上弦月出現了。沮喪的狐貍正無計可施時,剛好一只口渴的狼途經此地,狐貍不禁喜上眉梢,牠對狼打招呼道:“喂,朋友,我免費招待你一頓美餐你看怎么樣?”看到狼被吸引住了,狐貍于是指著井底的月亮對狼說:“你看到這個了嗎?這可是塊十分好吃的起司,這是家畜森林之神福納用乳牛伊娥的奶做出來的。假如眾神之王宙斯病了,只要嘗到這美味可口的食物都會胃口頓開。我已吃掉了這起司的那一半,剩下這一半也夠你吃一頓的了。就請委屈你鉆到我特意為你準備好的桶里下到井里來吧。”狐貍盡量把故事編得天衣無縫,這只狼果然中了牠的奸計。狼來到井里,牠的重量使狐貍升到了井口,這只被困兩天的狐貍終于得救了。
這個故事中狐貍和狼所進行的賽局,我們稱為零和賽局。零和賽局是一種完全對抗、強烈競爭的對局。在零和賽局的結局中,參與者的收益總和是零(或某個常數),一個參與者的所得恰是另一參與者的所失。狐貍和狼一只在上面,一只在下面,下面的這一只想上去,就得想辦法讓上面的一只下來。但是透過賽局調換位置以后,仍然是一只在上面,一只在下面。
著名經濟學家曾經說:“在市場經濟以前,人類自利是妨礙別人的,是損人利己的。”他舉了個例子說,過去的帝王與將相就是這樣一種賽局,他可以剝削你,抄你的家;你可以造他的反,奪他的天下。一方得利,一方受損,那是零和賽局。事實上也正是因為這種零和賽局反復上演,才使古代歷史的每一頁都充滿了陰謀與血腥,并且使“無毒不丈夫”的文化觀念深入到每個人的意識中。
然而到了今天,除了權力斗爭和軍事沖突之外,現實生活中一般很少出現類似寓言中的狐貍與狼這種“有你沒我”的局面。因為在市場經濟下,你要想得到好處,就要跟別人合作,這樣才可以得到雙贏的結果,不但你得到好處,你的對手也得到好處。所以市場經濟安排最奧妙的地方,就在于它是雙方同意的,任何一個買賣都要經過雙方同意,買方也賺錢,賣方也賺錢,財富就創造出來了。這就是與零和賽局相對應的非零和賽局。
所謂非零和賽局,是既有對抗又有合作的賽局,各參與者的目標不完全對立,對局表現為各種各樣的情況。有時候參與者只按本身的利害關系單方面做出決策,有時為了共同利益而合作。其結局收益總和是可變的,參與者可以同時有所得或有所失。
比如在拉封丹的寓言中,如果狐貍看到狼在井口,心想我在井里受罪,你也別想舒服,牠不是欺騙狼坐在桶里下來,而是讓狼跳下來,那么最終結局將是狼和狐貍都身陷井中不能自拔。這種兩敗俱傷的非零和賽局,我們稱之為負和賽局。
反之,如果狼明白狐貍掉到了井里,動了惻隱之心,搬來一塊石頭放到上面的桶中,完全可以利用石頭的重量把狐貍拉上來。或者,如果狐貍擔心狼沒有這種樂于助人的精神,透過欺騙到達井口以后,再用石頭把狼再拉上來。這兩種方式的結局是兩個參與者都到了井上面,那么雙方進行的就是一種正和賽局。
實際上,這種正和賽局的思維不僅是一種經濟上的智慧,而且可以運用到生活中的各方各面,用來解決很多看似無法調和的矛盾和你死我活的僵局。那些看似零和或者是負和的問題,如果轉換一下視角,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而且往往也并不一定要犧牲某一方的利益。
一個冬天的上午,幾位讀者正在一個社區的圖書室看書。這時,一位讀者站起來說:“這屋子里空氣實在是太悶了,最好打開窗戶透透氣。”說著,他就走到窗戶旁邊,準備推開窗戶。但是他的舉動遭到了正好坐在窗戶旁邊的一位讀者的反對。那位讀者說:“大冬天的,外面的風太大了,一開窗戶就可能感冒了。”于是,一位堅持要開,一位堅決不讓開,兩個人發生了爭執。圖書室的管理員聞聲走了過來,問明原因,笑著勸這兩位臉紅脖子粗的讀者各自坐下,然后快步走到走廊,把走廊里的窗戶打開了一扇。一個看似無法通融解決的矛盾迎刃而解。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透過賽局智慧的學習和運用,在生活中實現更多的正和賽局,這個世界也就多了很多和諧,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爭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