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TPP/CPTPP知識產權問題研究作者名: 叢立先等本章字數: 2159字更新時間: 2022-08-02 12:08:19
十、協定的溯及力問題
CPTPP在第18.10條中規定了協議對現有客體和在先行為的適用問題。CPTPP第18.64條在處理《伯爾尼公約》第18條與TRIPs第14條第6款的適用問題時,規定上述兩條約的規定在細節上作必要修改之后,適用于作品、表演、錄音制品和版權與相關權節中規定客體的權利保護。CPTPP在處理協定對現有客體的保護時,規定了除第18.64條在內的知識產權章的條款另有規定外,否則,在CPTPP對一締約方生效之日已存在的客體,該客體在生效日已經在尋求保護的締約方領土內獲得保護,或者滿足知識產權章規定的保護條件,如果生效日不滿足,在隨后可滿足的情況下,締約方應該為該客體提供保護。在處理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客體這一問題上,本條闡明了,除非另有規定,在協定對一締約方生效之日,某客體在該締約方領土內已經進入公有領域,其他締約方不得要求該締約方承擔恢復保護的義務。在協定對締約方行為的溯及力方面,本條規定在協定對一締約方生效之前,知識產權章的規定并不為其施加義務,即協定對締約方之前的行為無溯及力。
(一)CPTPP中對溯及力的規定
該條規定了協定的溯及力問題。“法不溯及既往”作為一般的立法原則,在國際條約的締結中也同樣適用。CPTPP關于成員方對現存客體保護義務產生的條件進行規定時,明確了協定對一締約方生效之日存在的客體,且該客體于生效日在尋求保護的締約國已經獲得保護,滿足或者隨后滿足CPTPP知識產權章規定的保護條件,那么,在沒有另行規定的情況下,CPTPP知識產權章給各成員方施加的義務均對該客體有效。因此,以協定對該締約方生效為節點,來自其他成員方或滿足保護條件的客體,若已在該締約方獲得保護或者隨后滿足保護條件的情況下,該締約方自生效日起就有義務按照協定要求的水平提供保護。在對行為的追溯力進行規定時,第18.10條也明確了,協定對締約方生效之前,該締約方的行為不受協定調整,因此,協定對締約方的行為并無約束力。
另外,本條還規定了除非第18.64條另有規定,否則在CPTPP對某一締約方生效前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知識產權客體,其他締約方都無權要求該方恢復保護。這就意味著除了另有規定,在協定對一締約方生效之日,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客體就被“凍結”,該締約方不負有恢復保護的義務。這一規定既是關于協定的溯及力的規定,同時也保證了公有領域的范圍。假如依據某一締約方的國內立法,某一作品已經過了保護期限,那么即使CPTPP知識產權章節對作品保護期作了更長時間的規定,該締約國也沒有義務將該作品恢復保護,因為根據第18.10條的規定,締約方不負有在協定對其生效日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客體恢復保護的義務。
(二)溯及力中的除外情形
CPTPP在規定其對現有客體和在先行為的效力時,都以“除非包括18.64條(《伯爾尼公約》第18條與TRIPs第14.6條的適用)在內的本章條款另有規定,否則本章對于……均產生義務”的行文方式對例外情形作出了規定。被排除在溯及力條款外的CPTPP第18.64條是關于《伯爾尼公約》第18條與TRIPs第14條第6款適用的規定,其要求締約方應將上述兩條約的兩款規定在細節上作必要修改后,適用于作品、表演和錄音制品,以及版權與相關權節規定的客體的權利保護上。《伯爾尼公約》第18條是關于公約溯及力的規定。其要求新參加公約的成員國對在作品來源國尚處于專有領域的作品給予追溯保護。[1]對于作品原來的保護期已滿,而在被要求給予保護的國家已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則不再重新受保護。TRIPs第14條規定了對表演者、錄音制品制作者和廣播組織的保護,并在該條的前三款中規定了各相關權主體應享有的權利。在第六款中,賦予了各成員方在《羅馬公約》規定的限度內對前三款規定的權利進行限制、保留的自由。但要求各成員方在對《伯爾尼公約》第18條進行細節上必要的修改后適用于表演者和錄音制品制作者。
因此,在版權客體的保護上,根據《伯爾尼公約》第18條的規定,在來源國尚處于保護期內的客體,其他締約方是需要給予追溯保護的。鑒于TRIPs第14條第6款要求各成員在對《伯爾尼公約》第18條進行必要的修改后也適用于表演者和錄音制品制作者,因此,在相關權領域,也存在追溯保護的情形。此外,TRIPs第14條第6款還規定了成員方可對表演者、錄音制品制作者和廣播組織的權利規定條件、限制、例外和保留。比如,《羅馬公約》在第12條規定了錄音制品用于廣播或向公眾傳播時,使用者應給表演者或者錄音制品制作者或二者支付一筆總的合理的報酬,但其在第16條中也規定了,任何國家在任何時候遞交聯合國秘書長的通知書中聲明其將不執行或不完全執行該規定。這就意味著,CPTPP的成員方在對某些保護義務進行排除后,其也沒有提供追溯保護的義務。
CPTPP條文:
第18.10條:對現有客體和在先行為的適用
1.除非包括18.64條(《伯爾尼公約》第18條與TRIPs第14.6條的適用)在內的本章條款另有規定,否則本章對于在本協定對一締約方生效之日已經存在的所有客體均產生義務,只要該客體在該日已在尋求保護的締約方領土內獲得保護,或者滿足或隨后滿足本章規定的保護條件。[2]
2.除非在18.64條(《伯爾尼公約》第18條與TRIPs第14.6條的適用)中有規定,締約一方不得被要求在本協定對該締約方生效之日,對在其領土內已經進入公有領域的客體恢復保護。
3.在本協定對一締約方產生效力之前,本章并不對該締約方的任何行為施加義務。
[1] 鄭成思:《WTO知識產權協議逐條講解》,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頁。
[2] 參見韓立余主編:《〈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全譯本導讀》(上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4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