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提卡之夜(11-15卷)
- (古羅馬)奧盧斯·革利烏斯
- 760字
- 2022-08-02 12:06:58
第3章
小品詞pro的用法如何變化,有多少種變化;以及有關這些變化的實例。
(1)在從事裁決和法務(arbitriis negotiisque)[1]之余暇,我時常會在為活動身體之故而散步或騎行之時,獨自探究那種細小瑣碎、為不學無術者所鄙視,但是對于深刻理解古代著作及掌握拉丁語知識卻極有必要的問題。例如最近,當我獨自在普列奈斯特(Praeneste)[2]的隱居處進行晚間散步時,偶然思考起拉丁語中某些小品詞的用法如何變化,有多少種變化。介詞pro即屬此類。(2)因為,有時我看見人們說:“pontifices pro conlegio decrevisse(大祭司們以祭司團的名義發(fā)布命令)”,或者,“quempiam testem introductum pro testimonio dixisse(一個證人被帶了進來,陳言以作證詞)”,或者如加圖在《史源》第4卷中寫道:“proelium factum depugnatumque pro castris(戰(zhàn)斗在軍營前面進行并結束)”,以及在第5卷里:“urbes insulasque omnis pro agro Illyrio esse(所有的城市和島嶼都支持伊里利亞地區(qū))”;還有人說“pro aede Castoris(在卡斯托爾[3]廟前)”,或者“pro rostris(從講臺上)”,或“pro tribunali(在法官席前)”,或者“pro contione(面對集會)”以及“tribunum plebis pro potestate intercessisse(平民保民官按其職權予以反對)”。(3)然而我斷定,誰若認為所有這些說法大同小異,或者認為它們迥然不同,都是錯的。因為我認為,這個差別是同源而殊歸。(4)誰若用心地予以思考,并且對古代語言有經常的使用和學習,確實不難理解這一點。[4]
[1] 作者曾在羅馬從事過一段時間的司法事務。參看本書第12卷第13章、第14卷第2章。
[2] 普列奈斯特(Praeneste)是羅馬東面拉丁區(qū)的古城,有古羅馬命運女神和天地女神的神殿。有人從這段話里推斷出作者在普列奈斯特有一所別墅。
[3] 卡斯托爾(Castor),古羅馬神,和伯呂克斯(Pollux)合稱狄奧斯庫里(Dioscuri)兄弟。被認為是運動員和馬軍的守護神,也是水手的保護神。其名字常見于誓詞,尤其見于女性起誓。
[4] 作者的意思似乎是pro一詞的所有這些不同含義都來自于一兩種原始含義。這些例子中的絕大部分,都與“為了”或者“在之前”兩個意思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