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知識產權律師年度報告(2020)
-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
- 2506字
- 2022-08-02 12:14:10
三、北京焦點互動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與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
案情聚焦
涉案作品《匆匆那年》于2014年8月制作完成,由天津金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獨家出品。原告北京焦點互動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以下簡稱焦點互動公司)依法獲得了該劇的獨占信息網絡傳播權及轉授權、維權權利,期限為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2017年3月,原告在日常的盜版信息監測中發現,在被告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度網訊公司)運營的百度網盤上存在包括涉案影視作品在內的大量侵權文件,經過比對后發現,這些文件均是原告享有合法信息網絡傳播權的影視作品文件。為此,原告通過發函的方式告知被告(函件中包括《匆匆那年》被訴侵權文件MD5值),要求被告徹底從百度網盤的服務器刪除這些侵權文件,以及采取類似設防黃暴恐類文件的技術手段,使得互聯網用戶不可以通過百度網盤所開發的秒傳、離線下載、分享、上傳、下載等方式獲取這些侵權文件。
被告百度網訊公司抗辯認為,原告采用MD5值進行投訴不能準確定位侵權內容,原告的《告知函》不構成有效通知。但一審法院認為,原告除了向被告提供被訴侵權文件MD5值的信息之外,還明確地告知被告與第33項《匆匆那年》被訴侵權文件MD5值對應編號的《匆匆那年》電視劇的中文名稱、拼音、英文名稱等信息,被告確認收到《告知函》,卻沒有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也沒有向原告提供技術支持等幫助行為,屬于故意侵害涉案《匆匆那年》影視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此外,被告百度網訊公司應當承擔與百度網盤的性質和功能相適應的審查注意義務。被告百度網訊公司答辯意見中稱,百度網盤是其用戶提供上傳存儲空間及相關技術服務的互聯網信息存儲空間服務,用戶只能通過自己注冊的賬號和密碼進入,用戶自行對其網盤中的資源進行管理分享和下載,百度網盤自身不上傳提供內容,并且不會對用戶的傳輸內容作出任何修改和編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戶上傳的信息資源涉嫌侵害他人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等權益,那么就使得百度網盤處于侵權的風險之中,而且用戶不僅可以上傳相關的信息資源,還可以對其百度網盤中的信息資源以“公開”或“加密”的方式創建分享鏈接,從而分享給其指定的用戶或者相關公眾。被告作為百度網盤的經營者,應當承擔百度網盤的經營風險以及其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審查義務和責任,在原告已明確告知百度網盤存在與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涉案《匆匆那年》影視作品相同的作品時,被告不采取任何行動,存在過錯。據此,一審法院認定百度網訊公司構成間接侵權,判決其立即刪除百度網盤中存儲的涉案《匆匆那年》影視作品、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50萬元。
百度網訊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近日江蘇高院作出終審判決,撤銷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改判百度網訊公司未侵犯焦點互動公司的信息網絡傳播權,駁回焦點公司全部訴訟請求。二審法院有如下認定:
首先,百度網盤用戶將涉案被控侵權作品存儲于百度網盤中,網盤用戶的存儲行為以及百度網訊公司提供存儲空間的行為均不構成對涉案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犯。就特定作品文件網絡存儲空間的提供方和作為網絡存儲空間使用者的網盤用戶而言,存儲行為具有一定獨立性,有別于不同網絡用戶之間出于文件傳播目的而發起的分享行為,存儲行為不代表存儲行為的實施主體同時具有傳播特定作品的主觀意思,故不能將特定作品文件的存儲行為簡單等同于特定作品文件的傳播行為,單純的存儲行為亦不必然構成對相關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犯。
其次,焦點互動公司投訴的涉及《匆匆那年》作品的直接侵權傳播行為并不清晰。焦點互動公司多份證據僅證明了百度網盤中存儲有涉案視頻文件,且百度網盤具備的分享、離線下載、秒傳等相關功能可以用來實施侵權傳播行為,但上述證據并不足以證明確實存在有用戶借助百度網盤實施了涉案作品的侵權傳播行為且百度網訊公司對此明知或應知。在焦點互動公司發送的《告知函》中,焦點互動公司雖然要求百度公司斷開、刪除分享鏈接,但卻未提供任何分享鏈接。
最后,焦點互動公司向百度網訊公司發送的《告知函》不構成有效通知。作為權利人所發出的一個有效的通知,至少應該使得被通知方可以方便快捷地關聯并提取投訴人的投訴內容,可以初步獲知、定位被投訴侵權行為的行為實施主體、行為客觀狀況,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盡到其他應當且必要的審查注意義務,并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斷開鏈接、刪除文件等各項具體處理措施。該案中,焦點互動公司發出的《告知函》中并不存在任何侵權分享鏈接,也不存在其他能使百度方便快捷定位侵權傳播行為及實施人的具體內容。在未有指明百度網盤用戶實施傳播涉案作品侵權傳播行為的情形下,要求百度網訊公司對百度網盤內所有文件進行完全排查或進行相應技術改造以實現快速定位,顯然不適當地加重了百度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負擔,亦可能不當損害網盤用戶基于合法目的使用作品而享有的合法權益,缺乏相應的事實及法律依據。
據此,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撤銷一審判決,改判百度網訊公司不侵權。
律師評析
囿于國內長期以來版權意識淡薄和付費觀影觀念的滯后,通過網絡途徑傳播的盜版影視資源一直屢禁不止。早年的BT、電驢等P2P下載方式多通過網站平臺形式提供相關盜版鏈接,隨著近年來國內相關部門對于此類盜版資源網站的集中打擊,目前盜版影視資源的傳播日益隱蔽化、分散化,百度網盤系國內用戶量最高、存儲文件量最大的網絡存儲服務網站,大量個人用戶通過上傳、分享盜版視頻鏈接的方式傳播大量熱播影視劇,給相關權利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由于此類鏈接多系用戶個人創建,數量眾多且分散,相關權利人維權存在巨大困難,故意圖通過MD5等數值校驗方式確認視頻文件同一性,意圖通過百度網盤“釜底抽薪”,徹底刪除其服務器存儲的相關盜版資源。但是此類MD5值權利通知在司法實踐中具備一定爭議,本案一、二審截然相反的判決同樣體現了這一問題,其實質在于對MD5值權利通知是否對作為ISP的百度網訊公司客以過重的審查義務,而這一認定的背后是對于網盤傳輸技術細節的把控,技術調查官的引入也是應有之義。本案二審判決的相關認定給權利人的維權方式敲響了警鐘,后續對相關實踐的影響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