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知識產權指導案例評注(第十一輯)
-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
- 5553字
- 2022-08-02 15:41:12
2018年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產權案件
克里斯蒂昂迪奧爾香料公司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商標申請駁回復審行政糾紛案
閱讀提示
●商標國際申請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審查程序與法律適用標準
【裁判要旨】
商標國際注冊申請人已經根據馬德里協定及其議定書的規定,完成了申請商標的國際注冊程序,申請商標國際注冊信息中記載了申請商標指定的商標類型為三維立體商標的,應當視為申請人提出了申請商標為三維立體商標的聲明。因國際注冊商標的申請人無須在指定國家再次提出注冊申請,故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向中國商標局轉送的商標信息,應當是中國局據以審查、決定申請商標指定中國的領土延伸保護申請能否獲得支持的事實依據。
在申請材料國際注冊信息僅欠缺商標法實施條例規定的部分視圖等形式要件的情況下,商標行政機關應當秉承積極履行國際公約義務的精神,給予申請人合理的補正機會。
【案號】
一審:北京知識產權法院(2016)京73行初3047號
二審: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7)京行終744號
申請再審: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行申7969號
再審:最高人民法院(2018)最高法行再26號
【案情與裁判】
原告(上訴人、再審申請人):克里斯蒂昂迪奧爾香料公司(PARFUMS CHRISTIAN DIOR,簡稱迪奧爾公司)
被告(被上訴人、再審被申請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簡稱商標評審委員會)
起訴與答辯
2015年8月30日,迪奧爾公司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復審申請,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核準國際注冊第1221382號商標(以下簡稱申請商標)在第3類全部指定商品上的領土延伸保護申請。迪奧爾公司申請復審的主要理由為:(一)申請商標系為真我香水專門定制的藝術作品,獨創性和顯著性較強,使用在指定商品上完全具有顯著識別作用。(二)申請商標經過大量宣傳和使用,完全可以起到區分商品和服務來源的作用,其指定中國的領土延伸保護申請應予準許。(三)申請商標已經在新西蘭等國家和地區獲準注冊,該情形可以成為在中國獲準注冊的參考。
2016年2月22日,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商評字〔2016〕第13584號關于國際注冊第1221382號圖形商標駁回復審決定書(以下簡稱第13584號決定),決定對申請商標指定使用在第3類復審商品上在中國的領土延伸保護申請予以駁回。
迪奧爾公司不服第13584號決定,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以下簡稱一審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第13584號決定并責令商標評審委員會重新作出決定。其主要理由為:(一)申請商標為指定顏色的三維立體商標,迪奧爾公司已在駁回復審程序中向商標評審委員會補交了該立體商標的三面視圖,但其未予評述,屬于漏審。(二)申請商標設計獨特,具有較強的顯著性,并非指定使用商品的通用或者常用包裝物,特別是申請商標中含有顯著的文字部分“j'adore”,使用在指定商品上完全可以區分商品來源,不會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誤認。(三)申請商標通過迪奧爾公司長期、廣泛的推廣和使用,在實際使用中也已經獲得了更強的顯著性。
商標評審委員會答辯認為,第13584號決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一審法院予以維持。
一審審理查明
涉案申請商標為國際注冊第1221382號商標(見下圖),申請人為迪奧爾公司。申請商標的原屬國為法國,核準注冊時間為2014年4月16日,國際注冊日期為2014年8月8日,國際注冊所有人為迪奧爾公司,指定使用商品為香水、濃香水等。

申請商標
申請商標經國際注冊后,根據《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有關議定書》的相關規定,迪奧爾公司通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以下簡稱國際局),向澳大利亞、丹麥、芬蘭、英國、中國等提出領土延伸保護申請。2015年7月1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向國際局發出申請商標的駁回通知書,以申請商標缺乏顯著性為由,駁回全部指定商品在中國的領土延伸保護申請。在法定期限內,迪奧爾公司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復審申請。商標評審委員會認為,申請商標難以起到區別商品來源的作用,缺乏商標應有的顯著性,遂以第13584號決定,駁回申請商標在中國的領土延伸保護申請。迪奧爾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迪奧爾公司認為,首先,申請商標為指定顏色的三維立體商標,迪奧爾公司已經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交了申請商標的三面視圖,但商標評審委員會卻將申請商標作為普通商標進行審查,決定作出的事實基礎有誤。其次,申請商標設計獨特,并通過迪奧爾公司長期的宣傳推廣,具有了較強的顯著性,其領土延伸保護申請應當獲得支持。
一審判理和結果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認為:
本案中,申請商標大體為呈圓錐形的香水瓶,瓶頸部分纏繞有金色絲線。雖然申請商標的瓶體造型及外觀裝飾組合方式具有一定的特點,但是相關公眾一般會將申請商標視為商品的容器,不會將該瓶體作為商標進行識別。因此申請商標不具有商標標志所應具有的顯著特征,缺乏注冊為商標所應具備的固有顯著性。迪奧爾公司提交的證據不能證明申請商標經使用已經具有區分商品來源的顯著性。
首先,根據2014年5月1日施行的《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和第四十三條的規定,是否以三維標志申請注冊商標,迪奧爾公司負有主動向商標局予以說明的義務,但是迪奧爾公司在向商標局遞交的申請書中對此事實未予說明;其次,商標局和商標評審委員會在商標檔案中錄入申請商標信息是否存在錯誤之處,并非本案的審理范圍,迪奧爾公司可通過其他途徑尋求救濟;再次,迪奧爾公司在復審程序中亦未明確將申請商標檔案信息錄入錯誤這一事實作為復審理由之一;最后,即使考慮到申請商標為三維立體標志和指定顏色的商標這一事實,基于前述分析,申請商標仍不具備顯著性。另外,迪奧爾公司主張第13584號決定未對其在復審階段提交的申請商標使用證據進行評述,屬于程序錯誤,存在漏審。但商標評審委員會對迪奧爾公司提交的證據進行了綜合性評述,并未遺漏審查,迪奧爾公司的該項主張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綜上,一審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九條之規定,判決:駁回迪奧爾公司的訴訟請求。
上訴與答辯
迪奧爾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其主要理由為:(一)申請商標為指定顏色的三維立體商標,迪奧爾公司已在行政程序中向商標評審委員會補交了該立體商標的三面視圖,但商標評審委員會未予評述,屬于漏審。(二)申請商標設計獨特,具有較強的顯著性,并非指定使用商品的通常包裝,且含有顯著文字部分“j'adore”,申請商標在指定使用商品上可以區分商品來源,不會造成消費者混淆誤認。(三)申請商標通過迪奧爾公司長期廣泛的宣傳推廣,在實際使用中獲得了更強的顯著性。
二審判理和結果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迪奧爾公司并未在國際局國際注冊簿登記之日起3個月內向商標局聲明申請商標為三維標志并提交至少包含三面視圖的商標圖樣,而是直至駁回復審階段在第一次補充理由書中才明確提出申請商標為三維標志并提交三面視圖。在迪奧爾公司未聲明申請商標為三維標志并提交相關文件的情況下,商標局將申請商標作為普通圖形商標進行審查,并無不當。商標局在商標檔案中對申請商標指定顏色、商標形式等信息是否存在登記錯誤,并非本案的審理范圍,迪奧爾公司可通過其他途徑尋求救濟。綜上,二審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申請再審理由與答辯
迪奧爾公司不服二審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請求撤銷一審、二審判決,其主要理由為:首先,申請商標為指定顏色的三維立體商標,迪奧爾公司已經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交了申請商標的三面視圖,但商標評審委員會卻將申請商標作為普通商標進行審查,決定作出的事實基礎有誤。其次,申請商標設計獨特,并通過迪奧爾公司長期的宣傳推廣,具有了較強的顯著性,其領土延伸保護申請應當獲得支持。
再審判理和結果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迪奧爾公司已經根據馬德里協定及其議定書的規定,完成了申請商標的國際注冊程序,以及《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聲明與說明義務,應當屬于申請手續基本齊備的情形。在申請材料僅欠缺《商標法實施條例》規定的部分視圖等形式要件的情況下,商標行政機關應當秉承積極履行國際公約義務的精神,給予申請人合理的補正機會。具體而言,首先,商標局應當根據迪奧爾公司在國際注冊程序中作出聲明與說明的內容,將申請商標的類型如實記載為“三維標志”。其次,在迪奧爾公司已經對申請商標的類型予以明確,而僅欠缺部分視圖等申請材料的形式要件的情況下,商標局應當充分考慮到商標國際注冊程序的特殊性,參照《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四十條第二款的規定,給予迪奧爾公司補正申請材料的機會,以平等、充分保障包括迪奧爾公司在內的國際注冊申請人的合法利益。本案中,商標局并未如實記載迪奧爾公司在國際注冊程序中對商標類型作出的聲明,且在未給予迪奧爾公司合理補正機會,并欠缺當事人請求與事實依據的情況下,逕行將申請商標類型變更為普通商標并作出不利于迪奧爾公司的審查結論,商標評審委員會對此未予糾正的做法,均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且可能損害行政相對人合理的期待利益,對此應予糾正。
【法官評述】
一、關于商標國際注冊程序中基礎事實的審查
根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以三維標志申請商標注冊的,應當在申請書中予以聲明,說明商標的使用方式,并提交能夠確定三維形狀的圖樣,提交的商標圖樣應當至少包括三面視圖。本案中,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之一即為申請商標的具體類型。對此,商標局的檔案信息中記載為“普通商標”,但迪奧爾公司提交的國際注冊信息中記載為“三維立體商標”。由于申請商標的具體類型與其顯著性審查標準直接相關,作為本案的基礎事實,法院應當首先進行審查。法院注意到,商標國際注冊申請不同于國內申請程序,即國際注冊商標的申請人無須在指定國家再次提出注冊申請,相關申請材料應當以國際局在受理國際申請時的內容為準。因此,由國際局向商標局轉送的申請商標信息,應當是商標局據以審查、決定申請商標指定中國的領土延伸保護申請能否獲得支持的事實依據。從本案現有證據看,首先,來源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官方網站的申請商標國際注冊信息明確載明,申請商標的類型為“三維立體商標”,而非記載于商標局檔案并作為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審查基礎的“普通商標”。在此基礎上,也可合理推定,在申請商標指定中國進行領土延伸保護的過程中,國際局向商標局轉送的申請信息與之相符,商標局應知曉上述信息,并將上述商標類型信息記載在商標申請檔案之中。其次,迪奧爾公司就本案提出復審請求的過程中,也再次對商標類型作出明確,并通過補充三維視圖的方式提出了補正請求。基于上述事實,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應當以國際注冊檔案中記載的相關信息為依據,作為本案審查的事實基礎。因此,通過本案的司法審查程序,司法機關對于商標國際注冊程序中基礎事實的確定問題也再次作出了規則指引,即應當以國際局向商標局轉送的申請商標信息為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行政及司法審查程序。
二、關于國際注冊申請程序中當事人的補正機會
《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指定中國的領土延伸申請人,要求將三維標志、顏色組合、聲音商標作為商標保護或者要求保護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的,自該商標在國際局國際注冊登記簿登記之日起3個月內,應當通過依法設立的商標代理機構,向商標局提交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相關材料。未在上述期限內提交材料的,商標局駁回該領土延伸申請。對于三維標志、顏色組合、聲音等新類型的商標申請客體而言,相對于文字、圖形等平面商標,在構成方式、審查基礎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保證對可注冊性作出準確判斷,商標申請人應當嚴格按照《商標法實施條例》的要求,及時提交視圖、聲音樣本等材料。但同時我們也應當注意到,馬德里協定及其議定書制定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建立國際合作機制,確立和完善商標國際注冊程序,減少和簡化注冊手續,便利申請人以最低成本在所需國家獲得商標保護。因此,在對國際商標申請進行審查的過程中,我們也應當秉持積極履行國際公約義務的精神,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國際申請程序的特殊性,給予申請人合理的補正機會等必要的便利。從本案的相關事實來看,在國際注冊程序中,迪奧爾公司已經按照《商標法實施條例》的要求,對商標的類型及使用方式作出聲明,并提交了申請商標的一面視圖。在此情形下,應當視為迪奧爾公司已經根據馬德里協定及其議定書的規定,完成了申請商標的國際注冊程序,以及《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聲明與說明義務。在申請材料僅欠缺商標法實施條例規定的部分視圖等形式要件的情況下,商標行政機關應當秉承積極履行國際公約義務的精神,給予申請人合理的補正機會,從而使國際申請程序與國內審查程序實現順暢銜接。
三、關于本案的法律意義
本案在“世界知識產權日”當天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并當庭作出宣判。國內外多家新聞媒體、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知識產權學者和社會公眾以及有關國家的駐華使節旁聽了審理過程,并對案件處理結果給予高度肯定和贊譽。我國正在積極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大力推動建立雙邊貿易區和亞太自由貿易區,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企業紛紛“走出去”,特別需要良好的國際貿易、投資和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為適應我國開放型發展戰略的新需要,需要我們更加積極主動地運用知識產權制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在參與、推動乃至引領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和規則制定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最高人民法院通過本案的司法審查程序,糾正了商標行政機關關于事實問題的錯誤認定,強化了對行政程序正當性的要求,充分體現了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主導作用。此外,優化商標國際注冊程序,是我國積極履行馬德里協定在內的國際公約義務的重要體現。本案通過為國際商標申請人提供及時有效的司法救濟,全面保護了境外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對于宣傳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成果,主動參與、推動和引領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和規則制定,努力將中國法院打造成當事人信賴的國際知識產權爭端解決“優選地”,都將大有裨益。
編寫人:最高人民法院 佟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