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全過程管理的概念
合同全過程管理是一個全新的管理理念,同時,也是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和流程,是最有效地防范風險,提升效益的舉措。
(一)合同全過程管理的理念
理念決定行動。要管好合同,首先必須樹立合同全過程管理的理念,并把這種理念在全員中進行宣傳貫徹,做到深入人心,轉化為全體員工的自覺意識。要實踐合同全過程管理,必須具備以下四個理念。
1.合同管理要貫穿合同從立項到履行后的全過程。
合同從立項開始,到履行后終結,整個過程都必須進行有效管理,每個環節都是全過程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都要把合同管理的理念貫徹始終。合同的整個生命周期是一環扣一環,緊密結合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風險,都會導致系統性風險。因此,在整個合同的生命周期中,都要密切關注合同可能出現的一切風險點,并及時化解。
合同終結并不意味著合同的權利義務終結。在合同履行完畢后,可能也會在一段時間后出現新的風險,因此,合同管理并不能止于合同履行終結,而要延伸到合同的權利義務在法律層面上的徹底消滅。
2.公司所有部門都是合同管理的主體。
如果只是把法務部門一家當作合同管理的主體,這樣的管理理念是不可能管好合同的。合同是公司經營的依據,合同的立項、簽訂、履行涉及公司的方方面面,涉及所有的業務部門和公司所有的領導,需要大量的數據,需要大量的人員對合同進行跟蹤、監控、反饋信息。如果沒有其他業務部門的積極參與,單靠法務部門一家,是沒有辦法進行全過程管理的。
3.合同管理必須責任到人。
任何管理行為,如果責任不能落實到具體的人,這種管理就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管理活動中最怕集體負責制,集體負責制實際上意味著無人負責。集體負責制往往只是推卸責任的一個借口。雖然這種機制表面上看起來人人都要負責,高度重視得很,但本質卻是人人都不負責。合同管理牽扯到公司的多個層級、多個崗位、多個人員,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在大型公司,一般是總法律顧問牽頭,各個業務部門根據分工管理合同的各個環節,但是,不管怎么分工,都必須把責任落實到個人,不能籠統地把責任指派給部門就完了。這項工作的重點在于落實崗位職責和具體的經辦人員的職責,而不是僅僅只落實部門職責。
4.合同管理必須有相應的組織保證。
建立適當的組織機構是公司管理的基礎工作,合同管理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組織機構建立必須和公司規模、業務模式、公司文化等相契合。對于中小型公司而言,建立一個專門的法律事務機構管理合同可能就勝任合同管理工作了。而對于大型公司集團來說,則必須建立以總法律顧問制度為核心的法律事務管理組織機構。
(二)合同全過程管理的概念
合同管理不是合同實務。但是,在理論和實際中都把這兩個概念混同了。許多關于合同管理的著作和論文,其實講的都是合同實務,怎么簽訂合同、怎么履行合同、出了風險怎么打官司等,而沒有回答怎么才能管好,怎樣才能保證合同的正確簽訂、履行,出了風險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人員打官司等。作為公司法務管理人員,其職責并不是親自出頭去打官司。官司應該由律師去打,公司法務人員要做的工作是如何選擇最合適的律師去打官司,怎樣保證律師能夠盡心盡力地去打官司。
截至目前,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尚沒有對合同管理的概念做出界定。因此,我們首先給合同管理歸納一個概念。亨利·法約爾(Henri Fayol)在其名著《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中給出了管理的概念,這也是目前學界主流的概念。亨利·法約爾認為:管理是所有的人類組織都有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是由五項要素組成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概括來說,管理就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決策、計劃、組織、實施、控制的過程。法約爾的管理概念頗受后人的推崇與肯定,形成了管理過程學派。
我們再由亨利·法約爾的管理概念引申出合同管理的概念。所謂合同管理,就是為了實現合同目的而進行的決策、計劃、組織、實施、控制的過程。從管理的主體上來看,是全員參與的合同管理行為,并不僅僅是合同管理人員的管理活動。從合同的生命周期來看,它貫穿于合同立項、談判、履行以及履行后的全過程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