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范本全書:官方文本、合同說明、簽約須知、典型案例、特別提醒、法律政策(3版)作者名: 周小舟本章字數: 931字更新時間: 2022-07-28 10:45:30
假意磋商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否賠償?
羅某素與劉某不和。因此,當羅某得知陳某要轉讓自己的服裝店,并且價格非常優惠,而劉某也有意向購買時,羅某便想從中作梗,使劉某不能以那么優惠的價格購買陳某的服裝店。羅某雖然根本沒有購買陳某的服裝店的意圖,但還是與陳某進行了談判,并且羅某所出的價格比劉某的出價高10%。當陳某與羅某談到實質性問題——即何時簽訂合同時,羅某總是以自己還沒準備好貨源為由拖延時間。面對這高價的誘惑,陳某并沒有把羅某拖延時間的做法放在心上,而是有意將服裝店轉賣給羅某,并與羅某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談判,也堅決拒絕了劉某的意向。然而,當劉某購買了另一家服裝店后,羅某立即找到陳某,表示自己因為資金周轉的問題,暫時不想購買陳某的店了。在這種情況下,陳某錯過了轉讓時機。由于陳某急需資金,因此,陳某只能以非常低的價格將服裝店轉讓了。為此,陳某認為在服裝店的轉讓過程中所遭受的損失完全是羅某的行為造成的,要求羅某賠償損失。羅某不同意。陳某只得訴至法院。
《民法典》第五百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痹诤贤木喗Y過程中,當事人如果出現法律規定的某些行為并給對方造成損害的,必須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因違背其依據誠實信用原則所應負有的義務,而使另一方當事人的信賴利益遭受損失,因此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
本案中,羅某在沒有訂立合同的意思的情況下,為了阻止劉某購買而假借訂立合同的名義進行談判,致使陳某遭受了不應有的損失,其行為符合構成締約過失責任的條件。首先,羅某的行為發生在與陳某談判簽訂合同的過程中;其次,羅某的行為屬于締約過失行為,羅某在無意與對方達成協議的情況下,為了達到阻止競爭對手購買的目的,假借訂立合同的名義,與陳某進行談判,這屬于一類比較嚴重的締約過失行為,而且羅某在主觀上是故意這樣做的,存在主觀過錯;再次,羅某的行為給陳某造成了經濟損失,致使陳某以更低的價格將服裝店轉賣。根據《民法典》第五百條的規定,羅某應當就陳某所遭受的損失進行賠償。
- 人民調解卷宗文書制作案例示范
- 民事二審再審改判案例:訴訟過程與爭點剖析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制作規范與法律依據(律師與當事人卷)(第2版)
- 新編常用合同范本全書:合同釋義、標準文本、典型案例、陷阱防范、應用提示、法律政策(增訂6版)
-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典型民商事案件裁判觀點與文書指導(第1卷)
- 惠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立法調研報告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訴訟文書樣式:制作規范與法律依據
- 英文合同起草與審核
- 實用法律文書寫作大全
- 法律文本與法律翻譯
- 環境行政執法文書樣式:制作規范與法律依據
- 新編常用法律文書速查速用大全集:案例應用版
- 中國民族教育政策法規匯編
- 法學論文寫作:方法與技巧十講
- 律師文書樣式、制作與范例(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