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物權編釋論:條文縷析、法條關聯與案例評議
- 楊垠紅 徐小琴編著
- 922字
- 2022-07-28 10:43:29
第二百三十四條 【確認物權請求權】
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
本條來源
《物權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本條延續了該規定。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也指出,當事人有證據證明不動產登記簿的記載與真實權利狀態不符、其為該不動產物權的真實權利人,請求確認其享有物權的,應予支持。
立法演變
物權編一審稿第三十條規定:“因物權的歸屬、內容發生爭議的,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確認權利。”此后各稿延續了一審稿的規定。
條文釋義
本條是關于物權確認請求權的規定。如果對物權歸屬產生爭議,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有關機構進行權屬確認。
物權確認請求權是物權保護的一種方法,是物權保護的前提。[3]將物權的確認置于物權的保護一章中,表明它是物權保護的一項重要內容。通常物權請求權的行使都是以物權人享有物權為基礎的,也就是說,在物權人享有物權的情況下,才能行使該請求權。但在物權的歸屬發生爭議的時候,當事人不能直接行使物權請求權,而必須首先請求確認物權的歸屬。也只有這樣,才能發揮物權編確認產權、定分止爭的功能。[4]
物權確認請求權只能向有關權力機關或法律授權的專門機關提出,這是物權確認請求權與其他物權保護方式的顯著區別。通常情況下,物權的保護可以通過私力救濟或者公力救濟的渠道解決,但物權確認中,一般的公力救濟與私力救濟的方式并不能介入,只有向有關權力機關和法律授權的專門機關提出,物權的確認才能產生效力。物權的確認包括兩方面:一是對物權歸屬的確認,二是對物權內容的確認。確認物權的歸屬就是確認物權的權利主體,即確認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權利的權利人,所要確認的權利主體,既包括所有權的權利人,也包括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權利人。[5]
法條關聯
◆《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為了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依法進行土地登記,根據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土地管理部門具體承辦。
土地權屬爭議,由土地管理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人民政府下達處理決定或報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土地管理部門下達處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