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審查思維體系與實務技能(第2版)
- 張海燕
- 1508字
- 2022-08-02 15:26:16
二、修改尺度:談判地位
除了明確修改立場之外,律師在著手進行合同審查修改之前,還應當知道該合同的修改尺度,即合同的可修改程度,簡言之就是委托人對于該合同的內容是否可以進行修改。若可以,能夠進行多大程度的修改。這個問題對于審查修改合同至關重要。原因在于,若僅從文本角度而言,律師可以進行任何有利于己方委托人的修改,增加其權利,減少其義務,但若不考慮該合同的修改尺度,律師所進行的修改很可能會在委托人并非優勢的場合因為合同相對方不同意而淪為無用功,或者是在委托人處于優勢地位時未能對委托人的合法權益提供充分而全面的保護,這兩種情況都是不適當的,應予避免。關于合同的修改尺度問題,可從如下方面進行理解和把握:
1.合同修改的尺度取決于合同當事人在該交易事項中的談判地位。公平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但這種公平是相對的公平,是建立在當事人交易地位之上的公平。在市場經濟體系內,供求關系決定了交易主體的市場地位,若供大于求,則需方相對而言處于優勢地位,反之則處于劣勢地位。交易地位同時也決定了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的談判地位,進而決定了合同的修改尺度。因此,確定合同修改尺度的核心在于確定委托人在該交易事項中的談判地位。
2.合同修改的尺度不可能精確,但可以從原則上進行把握。實踐當中,以己方委托人為中心,可大致分為三類:
(1)委托人談判地位較高,具有明顯優勢。一般而言,在買方市場下,買方的談判地位較高,在賣方市場下,賣方的談判地位較高。比如,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一般情況下發包方的地位則相對較高,而承包方的地位則相對較低;在銀行貸款合同中,貸款人的地位相對較高,而借款人的地位則相對較低;在買賣合同中,買方的地位相對較高,而賣方的地位則相對較低。當然,這種判斷并不絕對,實踐中所謂“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情況同樣存在,談判地位的高低主要還是取決于委托人的綜合實力和交易的迫切程度,若委托人綜合實力較強,合同相對方更迫切希望達成合同,則委托人談判地位較高,反之則較低。在委托人談判地位較高的情況下,此類合同的修改尺度較大,可修改的程度較高,律師在審查修改時委托人的權利條款可以相對較多而義務條款相對較少。當然,需要說明的是,修改尺度大并不等于大幅度修改,修改尺度的大小取決于合同文本本身的成熟完善程度,與談判地位無關。此外,在修改尺度較大的情況下,還應當兼顧合同的公平性問題,若修改后的合同達到了法律所規定的“顯失公平”的程度,則可能會導致相應的合同條款或者合同被撤銷的后果,適得其反,律師在修改格式合同時應當尤為注意這個問題。
(2)合同雙方談判地位勢均,委托人無明顯優勢。律師在審查修改此類合同時,應以完善合同內容、增強合同的可操作性為出發點,以權利義務對等為原則,對合同內容進行審查和修改。
(3)委托人談判地位較低,處于相對劣勢。在此種情況下,律師在審查修改合同時,基本原則應當是:對于底線問題必須修改,對于非底線問題力爭權利。所謂底線,是指涉及委托人核心目的的內容,若不進行修改,很有可能導致委托人的合同目的落空或遭受重大損失。對于一些非底線問題,如管轄問題,可以建議委托人進行爭取(比如將“甲方所在地法院管轄”修改為“原告方所在地法院管轄”),若相對方明確不同意且委托人不反對,則可不予修改。否則,若律師堅持修改管轄法院,律師的修改意見將無法被合同相對方接受,從而導致合同訂立障礙。從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風險的角度考慮,在審查修改此類合同時,應當就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和不利條款及其可能的后果向委托人進行分析和提示,讓委托人在其對合同風險有明確認知的情況下決定是否接受該合同條款,而不能讓委托人在對合同風險不知情的情況下貿然決定。
- 法官的思考與實踐
- 資深律師手把手教你搞定勞動爭議:人力資源法律風險防范案頭工具全書(第二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立案·管轄·證據·裁判(案例應用版)
- 工傷保險條例新解讀
- 2015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經典集訓:申論
- HR不懂《勞動合同法》就是坑公司:員工從入職到離職整體解決方案(第二版)
- 新市民學法用法讀本(二):以案釋法100問
- 中國法院2017年度案例:刑法總則案例
- 勞動糾紛索賠指南與賠償計算標準
- 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責任法律制度體系研究
- 公安民警執法辦案常用手冊(第十四版)
- 2015法律行政執法培訓教材:行政訴訟法教程
- “三農”法律顧問實務:技能、問答與案例
- 完美證據:常見糾紛取證關鍵與操作技巧
- 中國法院2018年度案例:買賣合同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