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0 集體土地上房屋的使用權人與騰退搬遷行為具有利害關系

——鄭桂某訴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行政強制案

【裁判要旨】集體土地房屋拆遷工作通常涉及公共利益,又涉及眾多被拆遷人的重大財產利益。對于集體土地房屋拆遷工作,人民法院應當堅持全面的合法性審查原則。集體土地上房屋的使用權人與房屋拆遷行為具有利害關系,對于行政機關未能對被拆遷房屋盡到審慎審查職責的,未能保障被拆遷人合法權益,又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人民法院應作出確認判決。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

(2015)四中行初字第641號[19]

原告鄭桂某,住北京市石景山區。

委托代理人宋曉峰,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

法定代表人于軍,代理區長。

委托代理人馬龍,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張亞飛,北京市中永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鄭桂某訴被告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海淀區政府)強制拆除行為違法一案,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于2015年8月6日受理后,于2015年8月10日向被告海淀區政府送達了起訴狀副本及應訴通知書。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0月1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鄭桂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宋曉峰,被告海淀區政府的委托代理人馬龍、張亞飛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鄭桂某訴稱,原告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區八里莊東居民區×號院內(以下簡稱×號院內)的房屋,位于海淀區玲瓏巷、五路居地區綜合整治騰退的范圍之內。在騰退工作中,海淀區玲瓏巷、五路居地區綜合整治騰退搬遷工作指揮部(以下簡稱騰退指揮部)沒有與原告鄭桂某簽訂安置補償協議。2013年10月17日上午,×號院內原告居住的房屋被強制拆除,造成房屋內的財物及生活用品損失。綜上,請求依法確認被告海淀區政府強制拆除×號院內原告居住的房屋違法。

原告鄭桂某于開庭審理前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1.原告鄭桂某的身份證、北京市海淀區八里莊街道東八里社區居民委員會《證明》(以下簡稱居委會《證明》)、原告在×號院內房屋居住的五張照片,證明原告鄭桂某在×號院內房屋長期居住,具有本案原告主體資格;2.《騰退公告》、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5)一中行終字第295號行政裁定書,證明×號院內原告居住的房屋被強制拆除;3.海淀區政府(2015)第225號-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及相關材料,證明被告海淀區政府是騰退指揮部的上級單位;4.(2015)一中行終字第295號案件中,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恩濟莊派出所提交的相關證據材料,證明被告海淀區政府在本案中提交的第三組證據《交房、拆房交接單》經過更改。

被告海淀區政府辯稱,×號院的房屋所有權人(被騰退人)分別為馬某蘭、王某華、王某齊和王某河。騰退期限內,上述四人與騰退指揮部達成了一致意見,于2013年9月16日將×號院的房屋騰空,騰退指揮部于2013年10月17日實施了拆除,并不存在強拆行為。由于原告鄭桂某不是×號院的產權人,因此不是案涉騰退搬遷的被騰退人,與本次騰退搬遷不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不具有本案訴訟原告主體資格。綜上,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鄭桂某的起訴。

被告海淀區政府在法定舉證期限內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1.《騰退公告》,證明由騰退指揮部組織實施騰退;2.玲瓏巷項目騰退搬遷補償安置方案,證明只對房屋的所有權人進行騰退安置;3.交房、拆房交接單四份,證明×號院房屋產權人自愿交付房屋;4.房屋權屬具結承諾書4份及有關委托書,證明產權人自愿簽署承諾的內容;5.被騰退人承諾書,證明在簽訂安置協議之前對房屋進行分割;6.私房騰退面積認定表,證明房屋產權人自愿交房,不存在強拆行為。

經庭審質證,原告鄭桂某對被告海淀區政府提交證據1的真實性、關聯性認可,合法性不認可;對證據2的關聯性認可,合法性和證明目的不認可;對證據3—6的關聯性、合法性、真實性和證明目的均不認可。

被告海淀區政府對原告鄭桂某提交證據1中的身份證、戶口本的真實性認可,但不認可其證明目的,對居委會《證明》和五張照片的真實性均不認可;對證據2的真實性認可,不認可其關聯性和證明目的;對證據3的關聯性、合法性、真實性及證明目的均認可;對證據4,認為被告海淀區政府沒有參與該案訴訟,不認可該證據的真實性和證明目的。

經審查,本院認為被告海淀區政府、原告鄭桂某提交的全部證據形式上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提供證據的要求,內容真實、合法,與本案具有關聯性,可以作為認定本案相關事實的證據,本院予以采信。

根據上述合法有效證據以及當事人無爭議之陳述,本院認定如下事實:

2012年12月30日,被告海淀區政府發布騰退公告,并制定了《玲瓏巷項目騰退搬遷補償安置方案》(以下簡稱《補償安置方案》),參照《北京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24號)、《關于印發〈北京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實施意見的通知》(京國土房管拆〔2003〕666號)、《關于印發〈北京市宅基地房屋拆遷補償規則〉的通知》(京國土房管征〔2003〕606號)、《關于發布〈北京市房屋重置成新價評估技術標準〉的通知》(京國土房管拆〔2003〕808號)等相關文件精神,組織實施玲瓏巷、五路居地區綜合整治騰退拆遷補償安置工作。騰退工作由海淀區政府成立的臨時機構騰退指揮部具體實施。原告鄭桂某自1987年至2013年在×號院內居住,其居住的房屋屬于上述騰退范圍之內。在騰退過程中,騰退指揮部與同住在×號院內的馬某蘭、王某河、王某華和王某齊四名被騰退人簽訂協議并進行了補償安置后,于2013年10月17日拆除了×號院內的房屋。至起訴之日,被告海淀區政府未對原告鄭桂某進行補償安置。原告鄭桂某不服,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

另查,原告鄭桂某與×號院內居住的王某河原系夫妻關系,經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一中院)(2004)一中民終字第07812號終審判決雙方離婚,原告鄭桂某居住在×號院內的自建房一間繼續由其使用。后因翻建×號院內房屋,2007年3月8日,王某河(乙方)與鄭桂某(甲方)簽訂協議,約定“……二、翻建后刀把形房屋仍占用原來的位置,占地面積22平方米,該部分及樓上部分均由甲方所有……”2010年3月26日,一中院(2010)一中民終字第648號終審判決認定“鄭桂某雖然依據(2004)海民初字第1452號和(2004)一中民終字第7812號判決書享有相應的權利,但王某河夫婦所翻建樓房是在其父原宅基地上翻建,現鄭桂某亦認可翻建樓房占用了王某河父母的宅基地,故現×號院內房屋不能認定全部為王某河夫婦之財產。王某河擅自與鄭桂某簽訂的協議,侵害了其他權利人的利益,應屬無效”。

本院認為,被告海淀區政府認可其實施了×號院內房屋的拆除行為,主張原告鄭桂某不是房屋的權利人,不具有本案訴訟原告主體資格。本案中,在案證據能夠證實鄭桂某自1987年至2013年居住于×號院內,綜合考慮原告在此居住長達27年的歷史淵源,其與×號院內居住的房屋具有利害關系。因此,被告海淀區政府主張原告鄭桂某與案涉騰退搬遷不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不具備本案原告主體資格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在實施騰退安置過程中,被告海淀區政府本應在查清×號院內實際居住情況后予以妥善處理。但其未能盡到審慎審查職責,既沒有查清×號院內實際居住人情況,亦未聽取有關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即拆除了案涉房屋,形成原告鄭桂某的居住權益得不到保障之事實。因此,原告鄭桂某請求確認被告海淀區政府拆除案涉房屋行為違法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第二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確認被告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于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七日對北京市海淀區八里莊東居民區×號院內原告鄭桂某居住的房屋實施的拆除行為違法。

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負擔(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繳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上訴期限內未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又不提出緩交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向緒武

審 判 員  張立鵬

審 判 員  張 巖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日

法官 助理  程 娜

書 記 員  高秀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江县| 周至县| 卢氏县| 吉木萨尔县| 永德县| 镶黄旗| 浪卡子县| 新竹市| 东城区| 泌阳县| 兖州市| 广水市| 珲春市| 忻州市| 荔波县| 嘉善县| 三穗县| 揭阳市| 太谷县| 上杭县| 温州市| 通道| 德庆县| 二连浩特市| 黔西县| 大城县| 岳阳县| 白城市| 灵山县| 平罗县| 元氏县| 馆陶县| 宜章县| 娱乐| 故城县| 西峡县| 米脂县| 诸暨市| 徐水县| 理塘县|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