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審判裁判要旨精粹
- 程琥主編
- 1250字
- 2022-07-29 15:42:30
9 房屋征收補償方案非獨立的行政行為不具有可訴性
——范鳳某訴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行政補償案
【裁判要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決定所附的征收補償方案作為征收補償安置工作中的一個環節,只是房屋征收實施過程中的階段性行為,不是獨立的行政行為,不具備確定力、執行力等行政行為的效力,并未直接對被征收人的權利和義務產生實際影響,依法不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書
(2016)京04行初79號[17]
原告范鳳某,住北京市石景山區。
被告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住所地北京市石景山區。
法定代表人夏林茂,區長。
委托代理人石云,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張秀山,北京頤合中鴻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范鳳某不服被告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石景山區政府)作出的石景山區第二水泥管廠綜合改造項目房屋征收補償方案,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立案后,向被告送達了起訴狀副本及應訴通知書。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
原告訴稱,原告原居住在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建鋼南里平房×號自建房內,該房屋系石景山區第二水泥管廠綜合改造項目的征收對象。原告自建的個人房屋是家庭的重大財產,而且幾十年長期在此居住,有獨立的戶籍。直至被征收前,從來沒有收到過政府相關部門對原告房屋先期進行過調查登記和認定,也從未收到過確認違法的告知,石景山區政府沒有組織相關部門依照法律規定進行操作。原告認為石景山區政府未履行其法定職責,征收方案對自建房不予補償違法,違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則,剝奪了原告的選擇權,因此原告認為石景山區第二水泥管廠綜合改造項目房屋征收方案違法。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對石景山區第二水泥管廠綜合改造項目房屋征收補償方案中涉及個人房屋不予補償的行為違法,并判令被告剝奪征收人選擇權違法。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規定,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四)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起訴應當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是提起訴訟的法定條件。本案中,被訴石景山區第二水泥管廠綜合改造項目房屋征收補償方案是石景山區政府作出石政征字〔2012〕1號房屋征收決定的重要內容,并非一個獨立的行政行為,應當屬于房屋征收決定合法性審查的內容之一。因此,原告對房屋征收方案單獨提起行政訴訟,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據此,原告的起訴不符合法定條件,法院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四)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18]第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范鳳某的起訴。
案件受理費五十元,已交納,于本裁定生效后退還原告。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遞交上訴狀副本,上訴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張 巖
審 判 員 張立鵬
審 判 員 向緒武
二〇一六年六月十二日
法官 助理 張鴻浩
書 記 員 王 陽
- 民事二審再審改判案例:訴訟過程與爭點剖析
- 新編常用合同范本全書:合同釋義、標準文本、典型案例、陷阱防范、應用提示、法律政策(增訂6版)
- 惠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立法調研報告
-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典型民商事案件裁判觀點與文書指導(第1卷)
- 基本權利的規范建構(增訂版)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訴訟文書樣式:制作規范與法律依據
- 行政審判裁判要旨精粹
- 英文合同起草與審核
- 法律文本與法律翻譯
- 律師文書樣式、制作與范例(第2版)
- 環境行政執法文書樣式:制作規范與法律依據
- 中國民族教育政策法規匯編
- 法學論文寫作:方法與技巧十講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制作規范與法律依據(人民法院卷·上冊)(第2版)
- 律師文書樣式、制作與范例(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