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調解的優勢

一、修路與做菜:有糾紛不一定要打官司

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有利益分配就有矛盾沖突,有了沖突就需要糾紛解決。

沖突的存在并不可怕,發生了沖突而無法及時解決導致沖突加劇或升級,才是最可怕的。糾紛解決機制的建構,就是建立和改善社會控制,通過糾紛的及時解決維護社會的生態平衡與和諧。發生了糾紛,能夠得到及時、快捷、圓滿的解決,也是人民群眾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

糾紛的解決并不只有一種模式,“這好比是修路,除了高速公路外,還要有普通公路甚至羊腸小道,至于路修好后走哪一條道方便合適,應當交給老百姓自己決定,國家的義務,是修好這些道后并保證它們的暢通無阻”[1]

與“修路論”相配套的是“做菜論”。景漢朝認為,西方的司法文明中有許多制度設計的好東西,但在移植時卻不能生搬硬套,這就是制度賴以生成的文化背景差異。比如餐館,東西方文化就存在極大的差異,西方人在廚房中一般都配置量杯和天平,水該放多少,佐料如何配比,都是精確到毫升和克的。而在東方人的菜譜中,經常看到“水適量,調料若干”的表述方式,西方人認為這種菜譜根本無法操作,因為西方講究精確,同樣的菜譜于中國人卻不存在障礙,因為中國的傳統哲學講究“平衡”與“和諧”。因此,在糾紛解決模式的選擇上,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簡言之,能夠“及時、快捷、圓滿”終結爭議的糾紛解決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符合一個國家國情的司法制度就是最好的司法制度。

調解是糾紛解決的重要模式之一。所謂調解,指的是當事人在自愿、合法的基礎上,在中立第三方的主持下或推動下,就糾紛的解決達成合意。由于調解是一種柔性的糾紛解決模式,有著增量、快捷、糾紛解決成本低等優點而受到糾紛各方當事人的歡迎,其節約司法資源及減少當事人間的對抗情緒有利于社會和諧的優點,也受到了理論界與司法實務界的肯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城市| 香河县| 隆德县| 汶上县| 当涂县| 台北县| 贵港市| 镇赉县| 防城港市| 阿坝县| 华容县| 西畴县| 海城市| 阳江市| 盈江县| 河源市| 梁山县| 石棉县| 丹江口市| 陆川县| 舞钢市| 营口市| 晴隆县| 德江县| 齐河县| 镶黄旗| 墨竹工卡县| 张家界市| 株洲市| 绥棱县| 福州市| 湛江市| 阿克| 吴江市| 肇东市| 天全县| 巩义市| 南乐县| 河北区| 祁门县|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