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保密的范圍及制度保障

1.調解過程保密

司法的過程是公開的:立案公開、審判公開、聽證公開、執行公開、文書公開。在法庭審理中,訴訟參與人的每一句話都將被書記員如實記錄,并在庭審結束后經各方核對簽名。在一些法院,當事人的桌子上就放有電腦顯示屏,訴訟參與人可以同步閱讀庭審筆錄,并在不影響庭審正常進行的情況下提示書記員對錯誤之處進行修正。

調解則不同,除非當事人要求,調解的過程一般不作具體筆錄,但可以作簡要的調解筆錄,比如調解的時間、地點,調解的參加人,調解的結果等,調解過程中的談話不作記錄。這樣做一是體現調解的工作量;二是部分案件,比如離婚案件的審理,調解是必經程序,必須有一個書面記錄證明已經調解但未成功。

2.調解結果保密

與審判過程中“無論是否公開開庭審理,宣判結果必須公開”不同的是,如果當事人要求的話,調解的結果也是保密的范圍,比如下面的案例。

[案例2.2.1] 2006年,南京市民彭某陪同一摔傷徐姓老太太到醫院檢查,后老太太主張系彭某將其撞傷,而彭某則答辯其系做好事,雙方就事實真相爭論不休,經互聯網及傳媒的傳播后成為公共事件。一審法院判決彭某需承擔40%的賠償。當事人提出上訴后,在二審審理過程中,當事人自行達成和解協議。但當事人間拒絕向社會公開和解協議的內容,法院也謝絕了媒體的采訪。

南京彭某案經網絡和傳媒的炒作之后,成為一個公共事件,被賦予太多法律之外的內容,某個意義上成為“公眾情緒的垃圾筒”和“社會焦慮集體無意識的宣泄口”。公眾對于一審判決普遍存持不滿意的態度,事實上,無論此案如何下判,總是會存在對判決不滿意的群體。

由于證據方面的“羅生門現象”[4],一審判決中,法官根據日常經驗法則作出合理推測,以公平原則分配責任,是一種持中之論。二審審理過程中,在法院調解下,當事人間達成和解協議后原告撤訴,也是當事人對于糾紛達成合意的解決協議。但是對于和解協議的內容,雙方當事人拒絕向公眾透露,法院也以“不便透露”為由謝絕采訪。

南京法院的做法是正確的。公眾雖然強烈要求“知情權”,但法院仍然必須尊重當事人的保密決定。事實上,也正是出于保密的考慮,當事人決定采用和解的方式結案。只要沒有明顯的證據證明和解或調解的結果損害了國家、集體和第三人的合法權益,法院無權公開和解協議的內容。

在達成調解協議后,一方當事人違反保密的約定而自行公開協議的內容,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名譽或商譽損害的,受害人有權提起訴訟,比如:

[案例2.2.2] 北京市甲公司起訴乙公司不正當競爭,后雙方在法院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乙公司同意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萬元,雙方約定了保密條款。案件自動履行后,甲公司在互聯網上公開了調解協議的內容,并接受多家新聞記者的采訪,稱乙公司的行為系欺騙消費者,原告的打假行動得到了法院的支持云云。乙公司遂以甲公司詆毀其商業信譽,構成不正當競爭起訴甲公司。

在調解協議中,保密條款也是協議中必須受到尊重和嚴格執行的組成部分。在日本,如果主持民事調停的委員泄露其在履行職務過程中所知曉的當事人的秘密的,可能被處以徒刑和罰金。法律不惜以刑事處分的霹靂手段來處罰調解過程中的泄密者,是為了捍衛調解制度保密的基石。


思考題

你認為在中國是否有必要將“保密原則”作為調解制度的基本原則進行制度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海市| 凌源市| 金溪县| 沈丘县| 洛南县| 察哈| 曲水县| 郁南县| 屏南县| 梁平县| 霍林郭勒市| 思南县| 澄迈县| 高碑店市| 凤冈县| 应城市| 巴塘县| 冀州市| 五家渠市| 绥中县| 永吉县| 南乐县| 克什克腾旗| 壤塘县| 新和县| 墨竹工卡县| 江油市| 田林县| 清涧县| 策勒县| 深圳市| 柳州市| 镇赉县| 邛崃市| 沧州市| 唐河县| 隆德县| 资中县| 盘锦市| 太白县|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