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認識情緒掩飾下的矛盾自我

英國著名劇作家奧斯卡·王爾德如此評論人性之復雜:“當一個人越是以自己的身份說話時,他便越不是自己。給他一個面具,他便會告訴你事實的真相。”

哈佛大學首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也對人性有著深刻的了解,她曾經在學子們的畢業典禮上囑咐道:“沒有人可以左右你們的生活,除了你們內心深處那個最真實的自我,你們的生活意義將由你們一手創造,而你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在醒著的時間里,拋棄一切其他想法,去追求那些你認為最有意義的理想。”

哈爾·道農,哈佛畢業的個性分析專家,有一次,他在自己的辦公室中接待了一個由于企業倒閉而導致負債累累、離開家庭四處流浪的可憐人。這個流浪漢在進門之后便首先打招呼道:“我之所以會來到這里,是希望你可以幫助我。”

原來,當他對生活絕望、想要以自殺結束生命時,他看到了哈爾寫的一本自我激勵的書籍,并因此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力量。他認為,只要自己與這本書的作者相見,便一定能夠在作者的幫助下再度“站起來”。

在流浪漢訴說自己的不幸時,哈爾從頭到腳打量了他一番:他茫然的眼神、充滿了沮喪的皺紋、多天未刮的胡須與緊張的神態,無一不在向哈爾證明著,這是一個無藥可救的人。但是,哈爾不忍心打擊他。

將流浪漢的故事全部聽完以后,哈爾細想了一下說:“我并沒有辦法可以幫助你,但是,如果你愿意的話,我會帶你去見一個人,他能夠幫助你東山再起,再次贏得美好的生活。”哈爾剛說完,流浪漢便立即跳了起來,抓著哈爾的手,急切地想要去見這個能夠改變自己生活的人。

哈爾拉著他,引導他來到了進行個性分析的心理試驗室,并讓他與自己一起望向一個掛在門口的窗簾布。哈爾將窗簾布拉開后,露出了里面的高大鏡子,這個鏡子可以看到人的全身。

哈爾指著鏡子中的流浪漢說:“就是他,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他,沒有人能使你東山再起。除非你肯坐下來,對他進行徹底的了解,看清他的每一個優勢與劣根。否則,你根本不會有任何的出路。因為在你沒有真正認識他之前,不管是對你還是對這個世界,你都是一個無用的廢物。”

流浪漢對著鏡子仔細地端詳著自己的臉,用手摸著自己長滿胡須的臉孔,對著鏡子里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鐘。隨后,他后退幾步,低下頭開始哭泣。當他離開時,哈爾發現,他的腳步已經不再緊張不安,而是變得輕松有力。

幾天后,哈爾外出時在街頭遇到了他。他說,自己已經找到了工作,并打算東山再起。

人性的復雜與多變,是所有哲學家與道德家都無法描述的。孩童時期,我們處于人性最簡單、最純潔的階段,隨著社會閱歷的不斷增加,身體與心理不斷得到發展,我們便很難再給自己的性格一個完整的界定了。

隨著身體的發育,我們的大腦也在不斷發育著,從前那些偏激的想法開始變得全面起來,形象思維變成了抽象思維——這些量變會不斷地帶領我們走向新的思維領域。

雖然我們時常進行自我評價和分析。但是,當我們準備為自己下一個具體的定義時,卻多多少少會有些迷惑。不錯,你可能是一個勤勞的人,但是,難道你就從來沒有過一絲想要偷懶的想法嗎?也許大多時候,你都表現得極具決斷能力,可你肯定也有猶豫不決的時候。

事實上,人性本身就是由這種無法完全清晰界定的“兩極”組成的。忽視了其中的某方面,我們都會形成人際交往中的“非黑即白”。特別是當我們身上擁有某些自己并不喜歡的特質時,我們便會對它進行刻意的壓制,而這種壓制最終會使我們的生活受到局限。

全面認識自我并不單純地代表我們需要簡單地將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擺出來。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讓自己明確,到底如何處理那些自己并不樂于接受的個性特質才是正確的。

(1)對自己強烈厭惡的一面進行全面的觀察

當你想要真正地了解最真實的自己時,你需要明確,哪些地方是自己最厭惡的,然后思考一下,為什么自己會對這一特質如此厭惡?是否是因為自己身上同樣擁有這樣的特質,而這種特質又是自己極不喜歡的?這種方法操作起來非常簡單,但是由于大多數人并不熟悉這樣的操作方法,于是便往往會使自我審視受到極大的阻礙。

當你將這些原本被自己忽視的特質重新納入自我評價體系中時,實際上便是讓那些被社會規范所局限的特質再一次煥發出新的力量。這個時候,你需要格外注意人性中的丑陋面,如貪婪、嫉妒等;但對于那些單純處于被局限的情感部分,如敏感、善良等,你可以充分地發揮,因為它們的存在能夠讓我們凸顯出自我優勢,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加完整的個體。

(2)將自我觀察進行推而廣之

你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對自己進行清楚的認識:

第一,在對自己的陰暗面進行觀察的同時,將那些阻礙認清自我的“反感面”找出來,并認真地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自己對這些特質的反感?是因為發現在社會生存的過程中,這一特質無法得到公眾認同,還是因為自己某次受挫后的感受?又或者是找不到特別的原因,只是單純的脾性使然?不管你的尋找過程是怎樣的,你都需要讓自己在不讓個人激起更大反感的前提下,對這些引發個人反感的因素進行改變,這是對自我矛盾體進行整合與認識的前提,更是走向更好自我的開端。

第二,將投射于外界的情緒收回。這屬于調動自我潛意識的問題,因為在進行投射的時候,這些情緒往往會被我們認定是他人的缺點,比如,當我們反感他人的懶惰時,其實也是在對自己的懶惰進行質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才能讓這種情緒及時得到制止。

第三,承認矛盾的自我。想要完成對矛盾自我的整合,我們便要首先承認自己的矛盾性,承認自己身上存在優點與不足,并承認自己有時候會將自己不肯接納的情緒歸罪于他人。

(3)進行恰當的心理調適

在進行自我心理調適的過程中,有時候我們需要借助于外界的強力干預,有時候則需要自我調節,而整合自我矛盾更傾向于后者。在整個整合過程中,認識到自己存在的矛盾,并承認它們的存在,便是最有效、最積極的治療。

智者老子曾言:“自知者智,知人者明。”進一步覺察自我,對自我矛盾進行整合,不斷地覺察自我情感的變化,體會自己在面對不同情況時的感覺,才能逐漸變得更加完善與統一。

哈佛情緒掌控術

無法對自我進行覺察的人是病態的,而那些只愿意看到自己好的一面,卻不愿意認識到自己丑陋一面的人是偏激的。作為一個復雜的人類個體,若我們無法做到兼顧兩面的話,便難免會使自己的生命有所欠缺,而那些不為人知的陰暗面也會時時隱藏于自我潛意識中,對個人情緒控制形成巨大的威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县| 凌海市| 平凉市| 比如县| 江北区| 克山县| 大邑县| 郴州市| 淳化县| 英山县| 和龙市| 泽普县| 丁青县| 麻城市| 都江堰市| 固镇县| 仁寿县| 财经| 花垣县| 灵石县| 新晃| 进贤县| 合山市| 信阳市| 巴中市| 大荔县| 甘孜| 南召县| 潜江市| 瑞安市| 贡觉县| 灵寿县| 酒泉市| 韶山市| 凤翔县| 洛隆县| 晋中市| 五河县| 德惠市| 穆棱市| 桂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