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領導力的本質內涵與應用發展

領導力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比管理這門學科更早。西方最早的領導力歷史,可以追溯到圣經故事中的《出埃及記》;中國的領導力歷史,則可以追溯到孔老夫子的《論語》。英國著名的領導力大師約翰·阿代爾專門寫了一本《孔子論領導力》?,F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則認為:“第一部系統論述領導力的著作是《居魯士的教育》,其作者色諾芬本人就是卓越的領導者,該書至今仍是這方面的最佳著作?!?/p>

近代領導力的發展歷程,有如下一些代表性人物,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對領導力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們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領導力的發展歷程,以及更好地學習和應用領導力。

?英國歷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撰寫了《論歷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業績》,人物包括帝王、先知、教士、詩人、文學家等,提出了英雄的特質論,他崇拜的英雄是腓特烈大帝。

?英國科學家、探險家、進化論的提出者達爾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是最早的優生學提出者,著有《遺傳的天才》一書,他指出,領導力的品質具有天生和遺傳特性,是優秀人的專屬特質。

?美國心理學家、人格心理學家、人本心理學先驅奧爾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系統地提出了人格特質理論,并把它分為兩類,一類是共同特質,另一類是個人特質。

?巴納德(Barnard)在《經理人員的職能》一書中,系統論述了領導者最重要的特質。

?考利(Cowley)、斯多格迪爾(Stogdill)專注領導力特質研究,做了一個著名的領導力項目,研究了163項特質,得出的結論是某些行為特質確實與高效領導有關。

?勒溫(Lewin)、利皮特(Lippitt)和懷特(White)作為社會心理學的先驅,提出了領導風格類型理論。其中關于“專制”和“民主”兩種不同領導風格的實驗表明,團體的凝聚力受領導者的工作作風的影響。一般而論,民主的小組更富有成果,內聚性較強,小組內成員對待領導的態度也較好,小組成員間的分歧干擾更少,民主小組在活動的創造性上相對也較高。與民主小組相比,專制小組在活動中不是更放肆就是更漠然,當小組領導不在時,會爆發出更放肆的行為。另外,在這個實驗中,勒溫等還發現一個奇怪且令人迷惑的現象,即從民主過渡到專制,要比從專制過渡到民主更容易一些。

?斯多格迪爾(Stogdill)和沙特爾(Shartle)提出了領導行為可以按兩個維度進行劃分:制定規則和人文關懷。

?費德勒(Fiedler)提出了費德勒模型,認為領導效果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涉及領導者、成員關系、任務結構和職位權力的影響,等等。

?赫塞(Hersey)和布蘭查德(Blanchard)提出了情景領導理論,指出有效的領導要基于情景,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階段而異。他們把領導力分為四種方式:授權、參與(教練)、說服(指導)、命令。

?布萊克(Blake)和莫頓(Mouton)在情景領導四方格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管理九方格理論。

?豪斯(House)提出了路徑—目標理論(Path-Goal theory)。該理論認為,領導者的工作不僅是讓下屬達到他們的目標,而且還要為下屬提供必要的過程指導和支持,以確保個體的目標與組織的總體目標相一致。豪斯認為,有效的領導者,要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幫助下屬,為下屬清除工作中的障礙和危險,從而使下屬工作得更為容易。

?亞歷山大·奧斯本(Alex Osborne),頭腦風暴的創造者,提出了橫向領導力(Lateral leadership)的概念及創新方法。

?維克托·弗魯姆(Victor H.Vroom)提出了領導力的期望理論,他認為對人的激發強度,取決于目標達成后,滿足個人的需要的價值的大小。

?葛倫(Glenn)提出了領導—成員交換理論,一個及時響應領導的下屬,會得到領導的認可,變為“圈內人”。

?豪斯(House)提出了領導魅力理論,一個自信且具有強掌控力和強說服力的人,顯得更有領導魅力。

?格林里夫(Greenleaf),提出了仆人式領導力,強調領導者要具有奉獻和服務精神。

?伯恩斯(Burns)提出了兩種領導力類型,即變革型領導力和交易型領導力。

?加巴羅(Gabarro)和科特(Kotter)指出,領導者要善于“管理老板”,即“向上管理”。

?費舍爾(Fisher)和夏普(Sharp)論述了橫向領導方式,通過目標、思考、計劃、激勵、反饋5個步驟凝聚人心,達成組織任務。

?戈爾曼(Goleman)在情商和領導力之間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6種領導風格類型,分別是專制型(Coercive)、權威型(Authoritative)、親和型(Affiliative)、民主型(Democratic)、領跑型(Pace setting)、教練型(Coaching)。

?博得斯基(Badowski)根據自身在GE(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與韋爾奇相處的經驗,總結了向上管理的15個要素。

?斯滕伯格(Sternberg)作為美國心理學家,致力于教育領導力研究,提出了WICS理論,強調智慧(Wisdom)、智力(Intelligence)、創造力(Creativity)和綜合能力(Synthesis)是領導力的核心要素。

?路桑斯(Luthans)和阿弗里奧(Averid)提出了誠信領導力理論,強調自信、樂觀、希望、回復力是一種積極心理資本。

?約翰·安東納基斯(John Antonakis),瑞士洛桑大學心理學家,提出了領導過程模型,認為領導者應該像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那樣,發揮自己的特質,善用巧妙的修辭來說服和鼓舞人們。他認為:“精妙的說辭是一個聰明人既能發揮其聰明才智,又能為大眾所理解的唯一途徑?!?/p>

?貝克(Baker)提出了節點社群的概念: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信息節點,都是領導力的一部分。人人都是領導者,人人都有領導力。分布式領導力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的產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岳县| 青神县| 大丰市| 东乌珠穆沁旗| 嘉兴市| 万宁市| 太白县| 图片| 彭阳县| 阿图什市| 菏泽市| 永顺县| 交口县| 龙岩市| 丹凤县| 彭泽县| 广东省| 布拖县| 望谟县| 深圳市| 凉山| 蓬莱市| 凤凰县| 晋江市| 松溪县| 台山市| 宜良县| 丰宁| 繁昌县| 合水县| 禄劝| 玉溪市| 正蓝旗| 册亨县| 霞浦县| 富裕县| 澄城县| 新闻| 镇雄县| 德惠市|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