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基線反應

隨著美劇《別對我說謊》(Lie To Me)的熱播,“看透你的內心”成了年輕人追逐的時尚,好像修過一門微表情的課程,翻了幾本教科書,就可以從人的動作、表情中讀出隱匿在其內心深處的秘密。略懂識謊術的人只知道“眼角下垂代表羞愧”“瞳孔擴大代表恐懼”“反復搓手代表緊張和焦慮”……但很少有人了解,心理學家基于什么樣的原理研究人心,研究微表情、微動作背后的真實心理。

在受到刺激時,人最初的反應是不受思維控制的,這時的表情、動作、語音、語調等能夠映射其內心狀態。當然,這些動作往往幅度很小,而且轉瞬即逝,在司法調查中,這種主觀的分析和測謊儀的作用差不多,用來排除嫌疑人、確定偵查方向,但是分析的準確性不可以和人證、物證相提并論。

在司法調查中,警察有一個判斷是否是可疑人物的標準,那就是我們常說的“服裝的不協調”。例如,如果一個人上身穿的是高級服裝,下身穿的卻是一條洗得發白的牛仔褲,手提包是嶄新的,皮帶卻出現了磨損痕跡,這樣的人整體上給人一種不協調的感覺,因而會被認定為危險人物。

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見。有的人喜歡在打折促銷的時候購買名牌衣服,穿的時候故意將牌子露出來給人看,以顯示自身品位和生活品質。殊不知,那雙淘寶店里買來的100塊錢包郵的鞋已經出賣了他,整體的不協調將其真實面目悉數暴露——沒有相應的經濟基礎、用大品牌裝點門面的、虛榮而沒有品位的人。

這兩種情況都表明:不符合一般規律的事情總是可疑的。一個人的衣著、動作、姿態都有一定的規律,并且不會輕易改變,如果哪一天,其中某一項突然改變,這個人就是可疑的,他一定做了有違常規的事,從而導致了外在表現的變化。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叫作基線原理,也叫基線反應。基線反應就像人的生物鐘一樣,循著它,我們能窺探一個人的內心變化。

基線反應首先被應用在測謊實驗中,測謊儀的原理便是如此。實驗者會問被試者一些毫不相關的問題,比如,你的上一個度假地是哪里?昨天下雨了嗎?世界首富是誰?哪個電影明星最性感?……被試對這些問題給出的答案并不重要,實驗者問這些問題的目的是從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中找到被試的反應規律:吃驚時,他的心跳、血壓是多少?痛苦時是多少?興奮時是怎樣的反應?憤怒時是怎樣的反應?然后再詢問與測謊主題相關的問題,比如,錘子能不能砸死人?你背叛過你的妻子嗎?將這一次的反應和基線反應做對比,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從人的微動作中看出內心的方法就是通過設定基線參數觀察人的異常。若參數在基線范圍內變化就屬于正常,超過基線就屬于異常。生活中這樣的事情非常容易觀察,如果一個人平時總是小聲說話,甚至顯得有氣無力,那么當他突然間大聲說話,態度惡劣時,這種變化必然是憤怒所致。如果一個人走在路上向來是抬頭挺胸、昂首闊步,那么當他突然低眉順眼、瑟瑟縮縮時,大概是由于他遇到了挫折,或遭遇了不幸。

當然,心理學研究過程沒有日常觀察這么簡單。當需要在儀器設備上建立基線反應時,甚至顯得有些復雜。計算機軟件能夠判斷眉毛上下變化的距離多遠是基線反應,多遠就超過了基線反應,不過計算機也有應付不過來的時候。

如果被試劇烈地搖頭、點頭、晃動,微動作就很難分析。另外,攝像機拍到的人臉如果有角度扭曲,也會給分析工作造成困難。可是,一旦實驗者向被試提出要求,如“不可以劇烈地搖晃頭部”“不能露出過度猙獰的表情”,勢必會導致被試者做出的反應僵硬,且不是最自然的表現。

人工分析會避免這類情況,面部表情及身體姿態的任何細微變化都逃不過人的眼睛。但是,人工分析中人的主觀性太強,還會受到情緒、疾病、感情等因素的干擾,因而也不符合“科學研究”的要求。

如此看來,僅僅進行情境確認、搜集被試者的背景信息、捕捉微動作等是不足以建立基線反應的,還需要更精密的方案設計和嚴格的實驗控制。像萊特曼博士那樣,只要站在一個人的面前,東拉西扯地交談5分鐘就能確立基線反應,有點太玄乎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津县| 乳山市| 通州市| 江西省| 库尔勒市| 栖霞市| 澜沧| 瑞金市| 平安县| 莱州市| 苍梧县| 温泉县| 泸定县| 德钦县| 景宁| 神池县| 大同市| 宁武县| 边坝县| 贡觉县| 洪湖市| 息烽县| 怀来县| 新巴尔虎左旗| 裕民县| 宁海县| 常德市| 瑞安市| 敖汉旗| 灌南县| 尼勒克县| 云龙县| 德惠市| 邵阳县| 伊吾县| 大邑县| 宕昌县| 遂宁市| 三江| 巴楚县|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