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工法律知識學習手冊(實用導圖版)
- 八五普法圖書中心
- 1139字
- 2022-08-03 12:12:31
1.用人單位能否向員工收取培訓費?
◆ 案例分析
某超市新開張,需在縣城招收一批理貨員和收銀員。小李正好高中畢業后一直沒工作,于是報了名。幾天后結果出來了,小李被錄用,但簽訂合同時,工作人員要求小李交800元培訓費,稱這是對其進行崗前培訓的費用。還沒工作就得交這么多錢,小李心里直犯嘀咕,但考慮到自己確實需要這份工作,且工資待遇都不錯,于是乖乖交了錢。事后,朋友聽說此事,稱超市無權索要培訓費,小李可以不給他們。那么,小李朋友的說法正確嗎?用人單位能否向員工收取培訓費?
我國《勞動法》第六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庇纱丝芍?,給員工提供職業培訓是用人單位的義務,其費用理應由用人單位支付,不能將培訓費作為額外的費用要求員工自己承擔。根據《勞動部[1]關于嚴禁用人單位錄用職工非法收費的通知》第二條和第三條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在招工條件中規定個人繳費內容,勞動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用人單位錄用職工行為的監督檢查,對用人單位在錄用職工時非法向勞動者個人收取費用的,應責令用人單位退還勞動者。本案中,該超市要求小李繳納800元的培訓費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小李可以不繳納。此外,該超市還不得以別的名目向勞動者收取費用,如集資、風險基金、抵押金、保證金等,更不能把繳費作為錄用的前提條件,非法向勞動者收取費用。
◆ 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六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
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
《勞動部[2]關于嚴禁用人單位錄用職工非法收費的通知》
二、用人單位不得在招工條件中規定個人繳費內容,勞動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用人單位招工啟事、簡章的審查,對違反規定的,應給予警告,并責令其改正。
三、勞動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用人單位錄用職工行為的監督檢查。對用人單位在錄用職工時非法向勞動者個人收取費用的,應責令用人單位立即退還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招工后不能向職工提供正常工作崗位或不能保障職工其他各項勞動權利的,應依法予以糾正;給勞動者造成經濟損失的,應責令其賠償。因此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當事人有權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深度解析
接受必要的職業培訓不僅是勞動者的一項法定權利,而且是用人單位的一項法定義務。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有責任和義務對員工進行職業培訓。事實上,用人單位有計劃地對員工進行培訓不僅有利于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而且有利于企業的長足發展。為了更好地保護勞動者參加職業培訓的權利,保護勞動者的財產權利不受侵害,創造良好的招工就業環境,我國嚴禁用人單位以任何理由在招工條件中規定個人繳費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