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招聘技能實操全案:中小企業HR如何做好招聘配置
- 甕春春 王珊珊 馮雪美
- 3762字
- 2022-07-29 17:10:59
第2節 快速分析法的操作步驟
一、明確目的

圖3-3 快速分析法的操作步驟
當使用快速分析法時,首先要明確做工作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為了一份工作報告?為了交差?還是為了明確公司的各崗位需求?為了盤點每個崗位的工作效率、工作飽和度?還是為了評估公司的人崗匹配情況?確定目的,以終為始,不要盲目做事。

圖3-4 使用快速分析法的目的
(一)形式任務
做報告:僅僅需要做一份數據分析報告,此時用快速工作分析法比較合適。
交任務:領導本人對該任務要求低、并不重視此項工作,此時用快速工作分析法比較合適。
(二)崗位分析
崗位需求:指為了了解崗位需求,基于工作分析了解某崗位需要什么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素質來支撐。
崗位職責:指為了了解崗位職責,了解某崗位具體做什么事情、需要做到什么程度、標準是什么。
(三)人效盤點
工作效率:指根據工作分析的數量對比對現有人員的效率進行盤點,哪些人員工作效率比較高,哪些人員工作效率比較低。
工作飽和度:指根據工作分析盤點現有人員的工作飽和度,評估是否需要人員優化。
(四)人崗匹配
崗位評估:指通過工作分析表對崗位進行評估,評估崗位的操作難度,為公司創造價值。
行為評估:指基于人員的行為進行評估,評估現有人員的行為與崗位是否匹配。例如,盤點績效崗和培訓崗的員工,通過盤點可能發現培訓崗的人每天在做績效崗的工作,此時為了人崗匹配,就可以進行調崗。
明確工作分析的目的后,接著盤點現有的人員基礎,對以下三類員工進行盤點。
二、盤點基礎

圖3-5 對三類員工進行重點盤點
(一)執行者
盤點做工作分析的執行人。
首先,盤點執行者的擅長點和特質。如果此人擅長聊天、親和力強,在選擇盤點方法的時候,就要多選用一對一訪談法;對觀察力非常敏銳的人,則要盡量選擇觀察法;對邏輯思維能力強、善于分析的人,要使用分析法。
其次,盤點執行者的能力水平,不同的能力水平會導致工作分析完成的周期不同。如果此人專業知識有所欠缺,那么要求其在一周內完成工作分析就是不合理的,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完成。
最后,盤點公司的基礎,比如是否有經驗庫。公司以往有哪些崗位做過工作分析?如果有完善的表單,可以直接參考。
(二)配合者
盤點做工作分析時配合的人。
首先,在進行工作分析時要了解配合者的個性特點。如果配合者比較平和,工作就比較好切入。
其次,要盤點配合者的配合意愿度。配合者的配合意愿決定了HR應采取什么樣的方式讓他配合。比如,在進行訪談時,如果對方不愿意配合,就可以采取正負激勵的方法。
最后,要盤點配合者的認知水平。例如,在進行訪談法時,對方回答不上,這就說明工作分析本身存在誤區。
(三)決策者
盤點發布這個任務的人、工作分析結果要呈現的對象,以及做工作分析時的領導人。
首先,在進行工作分析時要盤點領導的個性特點。領導的個性特點決定你的溝通方式、決定工作分析了解內容的側重點,以及呈現出來的樣子。
其次,盤點領導的重視程度,評估工作開展的程度。如果領導本人都不重視工作分析,那么你大張旗鼓地去做,就會“吃力不討好”。
最后,盤點領導的能力水平——很多時候,做工作分析是為了展示給領導看,要盤點領導的能力水平在什么階段。如果領導的能力水平很高、專業能力很強,你展示一份低級的工作分析表單,就會讓領導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但如果領導的專業能力水平一般,你就要考慮時間的緊迫程度,看看是否降低標準、滿足基本需求即可。
三、明確標準
當盤點完現狀和基礎后,基于不同的基礎和目的,就可以輸出“工作分析表”中的七個要素分別應詳細到什么程度、完善到什么程度了。
表3-1 輸出“工作分析表”

(一)形式任務
如果工作分析的目的是完成形式上的任務,工作分析最核心的內容就是確定目的,需要詳細描述這個崗位具體要產生的價值,而不需要詳細描述崗位的具體工作流程、方式、需要具備的專業知識、承擔的權責、所用的時間、基于形式任務的目的等。如果這部分內容也詳細描述,就需要花費過多時間,沒有必要也來不及。
(二)崗位分析
崗位分析的另一個目的是明確崗位需求。因此,崗位價值的目的、操作流程、操作方式、所需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承擔的權責,都需要詳細描述,因為如果對這幾個部分的描述不詳細,崗位職責和崗位需求就得不到明確。
(三)人效盤點
人效盤點的對象一個是工作效率,另一個是工作飽和度。因此,對具體的工作內容、流程、操作方式、完成工作所需的時間需要進行詳細分析,特別是做每件事情需要花費的時間,是核心重點內容,必須明確,而且越詳細越好。至于需要用到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承擔的權責、使用的工具,則不是做人效盤點需要重點分析、關注的內容。
(四)人崗匹配
人崗匹配分為對崗位的評估和對行為的評估。要衡量這個崗位的價值,即這個崗位存在的目的是什么。人崗匹配的分析內容側重于行為和效能、側重于工作的質量、具體工作是否符合崗位的要求,而非效率和工作量。因此,在人崗匹配中要關注做事情的目的、流程、工作方式、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承擔的權責,至于工作需要用的工具和花費的時間,則不是人崗匹配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根據不同的工作目的,確定不同的側重點及其分析內容和標準,能夠事半功倍,避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四、確定方式
具體的標準明確后,就要確定具體的工作分析操作方式。

圖3-6 快速分析法操作方式
(一)單點式
在做工作分析時可以進行單點突破。例如,公司需要對銷售人員進行盤點,就可以選擇銷售崗位作為標桿進行單點突破,其他崗位則可以“一筆帶過”。
(二)統籌式
寫報告時要對公司整體的人力情況進行盤點,如果時間緊張,可以對人員進行分類,從而方便取樣和操作。例如,專業類、技術類、銷售類,或職能單位、業務單位。
(三)組合式
即既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工作分析,又要做出比較完善的工作分析。例如,公司要求在兩周內完成年底的人力資源優化。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盤點?首先,要明確工作目標。其次,選擇幾個關鍵點,做到極致,同時根據幾個點的特征進行分類設置,分析每個崗位與其他崗位的關聯。如對文員崗位進行工作分析時,其他的助理崗位、人事專員崗位就都可以與文員歸為一類。
五、選擇方法

圖3-7 根據操作方式選擇具體執行內容
(一)訪談法
在訪談時須掌握兩種方式:一對一訪談和非正式的訪談。例如,當有同事申請加薪,找你簽字時,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詢問申請加薪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是工作量比較大,還可以請他舉例證明。在做離職訪談時,可以詢問其離職的原因、平時上班一般做哪些工作等。
(二)觀察法
對某個崗位進行工作分析時可以用觀察法。觀察法可用于觀察公司全部崗位、局部崗位,也可以進行跟蹤式的分析。
(三)經驗法
當要評估某個崗位的價值時,還可以查資料、請教他人,以經驗分析法做工作分析。
(四)分析法
使用分析法,需要分析人員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
這種方法適合批量的工作分析,因為它可以避免重復性的工作。例如,要對薪酬專員崗位進行分析,假設該崗位有20項具體的工作事項。第一,要對公司的所有崗位進行統計;第二,對崗位進行大致的分類;第三,把薪酬專員的工作事項全部列出,并且把每一個工作事項需要的時間、需要掌握的技能等全部列出,羅列完成后,再與其他崗位進行工作難度對比、工作性質對比,而其他崗位中同薪酬專員重復的內容,就不需要再分析了,只需要分析不一樣的地方;第四,推理、驗證;第五,進行總結,就可以輸出完整的工作分析。
案例智庫
請示并邀請業務部門負責人一起做部門崗位的工作分析。目的是讓員工大力配合與支持。如果業務部門負責人沒有時間,則要向該部門負責人進行請示與說明。
做訪談需要占用員工的工作時間,因此要提前了解員工的工作安排,確定好訪談時間,這樣做既尊重了業務部門負責人又能夠得到員工的支持。不能讓業務部門負責人認為空降來的新人不把同事放在眼里。謹記低調做事、低調做人。
開場白要從拉近關系做起,了解訪談者是哪里人、來公司多長時間、從事這個崗位多久,學的專業等,同時可以再聊聊當下的熱門話題等。
訪談前,要對訪談者的個人檔案、個性特質、崗位水平做充分了解,并有針對性地與其溝通,消除陌生感和距離感。比如,說明自己也剛加入公司不久,對公司行業不了解,與該訪談者多交流,并請教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同時要表明因為現在招聘壓力很大,業務部門的項目多,也知道大家現在很忙、加班多,很理解大家的處境,現在為了減輕大家的工作壓力,公司要求人力資源部門加強招聘工作,但目前遇到了因招聘所發布的職位信息不夠精準,導致面試時不能精準識別候選人、候選人與崗位的匹配度不高的問題,所以需要請教崗位的相關工作內容和任職要求。
這樣的話術既能打消被訪談者的顧慮,也能拉近與其的關系,以獲取所需要的工作分析內容。
明確目的、標準、流程和方法后,接下來需要制訂詳細的計劃。
六、制訂計劃
根據目的、操作方式、方法制訂詳細的操作計劃。

圖3-8 操作計劃的具體內容
(一)時間
需要多長時間完成這項工作分析,具體在什么周期內完成。
(二)地點
在哪里完成這項工作分析。
(三)人員
誰來操作、調查對象是誰,并選定調查樣本數量。
(四)崗位
評估哪些崗位需要做工作分析。
(五)方式
明確采用單點式、統籌式、組合式中的一種。
(六)方法
確定運用正式訪談還是非正式訪談、跟蹤觀察還是群體觀察、觀察一群崗位還是某一個崗位、是使用經驗法還是分析法等。
最后按照制訂出來的詳細計劃,執行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