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維權法律常識小全書:案例自測實用版
- 全民普法圖書中心
- 942字
- 2022-07-29 16:52:08
勞動合同約定未完成工作任務不付報酬,勞動者有權討要工資嗎?
案例實錄
黃某經朋友介紹到一家發展狀況非常好的公司做業務經理,年薪為20萬元。由于是朋友推薦,黃某出于對朋友的信任,就沒有仔細閱讀合同條款便與該公司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勞動合同。之后黃某有一次因客觀情況未能完成工作任務,公司便未發報酬,理由是合同中約定“不能完成工作任務,該項目進程期間無須支付報酬”。黃某認為該條款是無效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有權討要工資嗎?
律師分析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本案中,用人單位在合同中約定的“不能完成工作任務,該項目進程期間無須支付報酬”免除了其自身責任,屬于無效條款,黃某已經實際付出了勞動,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報酬,黃某也應該依法積極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市場經濟中,有付出就會有回報,而且付出與回報一定是等價的。只有遵循這個基本原則,市場經濟秩序才不會出現混亂。因此,國家會制定相關的法律保證市場有序運轉。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六條第一款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第二十八條 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溫馨提示
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之前應該認真仔細地審查合同內容,以避免產生勞動爭議糾紛。如果勞動合同在發生勞動關系之后被確認為無效或部分無效,用人單位不能以此為由拒絕支付勞動報酬。同時,勞動者也應該積極維權。
自測小題
選擇:趙某等人是某建筑公司的員工,他們與公司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完成公司指定的工作任務才能獲得勞動報酬。后來,趙某等人在工作了兩個月后,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7]( )
A.勞動合同無效,趙某等人不能要求支付勞動報酬
B.雖然勞動合同無效,但是趙某等人已經付出勞動,有權要求公司支付報酬
C.趙某等人可以與公司協商,只有公司同意,其才有權獲得勞動報酬
D.以上說法都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