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維權法律常識小全書:案例自測實用版
- 全民普法圖書中心
- 1333字
- 2022-07-29 16:52:05
飲料瓶蓋中獎但便利店拒絕兌換,消費者該如何主張權利?
案例實錄
一天,小明放學后從學校附近的便利店買了一瓶冰鎮的綠茶飲料,打開后發現瓶蓋上印著“再來一瓶”,因為當時已經走出便利店很遠了,小明就沒有再返回便利店兌換。吃完晚飯后,小明又回到購買綠茶的便利店要求兌換,被以各種理由拒絕。那么,小明該怎樣主張自己的權利呢?
律師分析
飲料生產企業慣用“開瓶有獎”“揭蓋有獎”等促銷方式贏利,實際上,這也是一種銷售廣告,企業在以此種方式宣傳、促銷時也應當遵守《廣告法》的相關規定。也就是說,企業在廣告中作出的關于兌獎的允諾應當清楚、明白,不得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同時,企業的有獎銷售也是其向消費者作出的一種承諾,屬于經營者應當履行的約定義務,無正當理由不給兌獎,就構成了違約,經營者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綜合以上兩點,飲料瓶蓋中獎后,作為經營者就應當按照約定,即按照飲料包裝上諸如“凡持中獎瓶蓋即可在兌獎有限期內到指定零售地點兌獎”的約定,履行義務。因此,本案中,小明只要拿著中獎瓶蓋要求便利店兌獎,對方就必須予以兌獎,便利店與生產廠家之間的約定與小明無關,如果便利店無正當合法理由不給小明兌獎,小明就可以堅持要求經營者給予兌換,也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或者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十六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義務。
經營者和消費者有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但雙方的約定不得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第四條 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
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第八條 廣告中對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允諾等或者對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允諾等有表示的,應當準確、清楚、明白。
廣告中表明推銷的商品或者服務附帶贈送的,應當明示所附帶贈送商品或者服務的品種、規格、數量、期限和方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廣告中應當明示的內容,應當顯著、清晰表示。
溫馨提示
所謂有獎銷售,實質上是通過設立某種獎勵以促進買賣合同關系成立的活動。在有獎銷售過程中,消費者和經營者首先要建立買賣合同關系,這是有獎銷售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其次消費者因購買有獎銷售產品而與經營者之間產生了合同關系,經營者給付獎品的義務是不確定的。只有消費者的獎券中獎,經營者才產生給付獎品的義務,合同義務中不確定的權利義務即轉化為確定的債權債務關系。
自測小題
選擇:萌萌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廣告宣傳某商場周末做促銷活動,消費滿299元就有抽獎機會,最高獎勵是價值1000元的購物卡。萌萌周日便到該商場購物,非常幸運地抽到了一等獎,但是,商場卻以各種理由拒絕兌獎。該商場的正確做法是什么?[8]( )
A.商場可以不履行承諾,故其拒絕兌獎的做法是正確的
B.雖然商場拒絕兌獎的行為不合理,但獎品屬于附加品,商場有權拒絕
C.商場應當按照約定兌獎,拒絕兌獎的行為是違法的
D.獎品屬于附帶贈送的,商場可以不履行義務,也無須為此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