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劍橋教授的生活2
- (英)瑪麗·比爾德
- 1155字
- 2022-07-26 11:00:34
第1編 2009年
劍橋大學的學生到底多么富有?
2009年1月29日
一份本地的學生報紙《劍橋學生報》(Varsity)又刊登了一則獨家新聞。上個學期,該報在網上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50%的劍橋學生曾經在大學期間“剽竊”過(無論這個詞的意思是什么)。
坦率地講,我不知道這些匿名的自白到底具有多重的分量。但是現在《劍橋學生報》又組織了新一輪的問卷調查,對劍橋學生的平均富有程度及他們父母的平均收入進行調查。此外,為了滿足幕后操作者的利益,他們還根據學院和專業對學生進行了分類。這份調查是本周的頭號新聞,其熱度甚至超過之前那篇備受爭議的圣約翰學院正式晚宴向學生提供紅酒的文章。(在你下筆之前,讓我順便說一句,這真是一種諷刺。)
這則獨家新聞從某種程度上正好迎合了我們平時的偏見。藝術史專業的學生位居榜首,據稱每位學生平均每周的預算是182英鎊,而父母的平均收入是118000英鎊。雖然不夠給小魯伯特買一幅卡拉瓦喬(Caravaggio)的作品來學習,但是相對于窮人來說也算大手筆了。
還有其他的令人震驚的結果。
有的學生宣稱他們為了填飽肚子,每天不得不從超市垃圾箱找來食物;還有的同學正好與之相反,吹噓自己幾乎喝干了所有酒吧的香檳。我不確定是否應該相信這些同學的話。他們的話都帶有夸張的成分,屬于兩個極端,實在讓我半信半疑。當然,如果他們講的情況都是真的,我會更同情前者,而非后者,但是我(嚴肅認真地)建議兩種同學都去找自己學院財政部門的老師談一下。對于經濟困難的同學,大多數學院都有助學金。老師們也知道學生高利貸的危害——目前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當然毫無疑問,他們也會為后者提供足夠多的建議,讓這些學生避免極度揮霍浪費的行為。

有趣的是,國王學院(具有激進形象)學生父母的平均收入遠遠高于圣約翰學院(后者存在正式晚宴提供紅酒的問題)學生的父母。默里·愛德華茲女子學院的情況怎么樣呢?該學院還是被大多數人稱為“紐霍學院”(編者注:2009年更名),部分原因是它現在的名字聽起來更像一位橄欖球運動員,而不是一所學院。該女子學院學生父母的平均收入是108000英鎊,在全劍橋位居第一。老派的彼得學院(帶有稍許的傲慢形象)學生家長的平均收入是54800英鎊,排名最為靠后(那些想要驅散劍橋大學勢利形象的人乍一看這個數字一定感到很欣慰),比英國40到49歲人士工資中位數的兩倍低多了。
說到這兒,我看出這些網上“調查”的問題所在了。我說的問題并不是指只有783位受訪者參與該調查問卷(少于學院人數的40%)。事實上,對于劍橋學生做問卷調查,這個比例已經不錯了。我也不是指受訪者都在撒謊。
問題難道不是在于這些學生中的大多數完全不知道他們父母最后真正拿到手的收入是多少嗎?難道不是這些富人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家庭收入有多少,來自哪里?畢竟,學生們平時可不需要填寫含有這類信息的利益和訴求表格。
但是,《劍橋學生報》,這仍然是你一次不錯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