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劍橋教授的生活2
- (英)瑪麗·比爾德
- 726字
- 2022-07-26 11:00:37
考試噩夢
2009年6月12日
我做了一個新的關于考試的噩夢。過去的35年里,我每隔幾周就會從同一個噩夢中驚醒:我剛進入考場,要么是桌子上的試卷不對,要么是我復習錯了科目,要么就是試卷上的語言我完全不懂。
然而,現在我有了一個新的“現實生活版”的噩夢。考試開始了,可是我沒有按時到達考場。
劍橋的制度是各“考試委員會”必須派一位出題人到使用自己試卷的各考場巡考,以防學生有疑問,或是發現試卷有錯誤等等。可是周一上午9點鐘我沒有按時出現在劍橋考恩文化中心。IB部分古代史考試開始后的前30分鐘我都應該在那里。
真相是我完全把這件事給忘了。
原因并不是我在做什么有趣的事。實際上,我正在家里給另一名出題人發郵件商討我們要怎么分配和互換收上來的考卷。我當時穿著睡衣,完全忘了自己應該去劍橋考恩文化中心。
上午9∶20(我本應該9點鐘到達,現在已經過去了20分鐘),考場一名監考打我手機問我在哪兒。事實上,我沒有及時接聽到這個電話。但是很快,學院又來電話了。他們解釋說沒有什么大問題。一個學生對試卷有疑問,但是我的一位神勇的同事(在那里監督另一門考試)替我解答了。但是他們想知道我在哪兒。
我馬上回答:我穿著睡衣站在餐桌旁。接完電話,我馬上穿好衣服沖向考場(借用了我丈夫的學術袍)。當我趕到的時候,神奇的9∶30剛剛過去5分鐘,總監考人對我非常友善。(我猜就像她對精神崩潰或是試著從崩潰邊緣走出來的學生一樣。)
我和提出問題的那個學生說了幾句,然后和總監考人聊了一下不同科目考試時不同學生的不同表現。(顯然,對于某些科目,學生在回答每道問題之間需要休息,上趟廁所或緩解疲勞……)
然后我騎上自行車回到辦公室等著試卷被送來(共70份),接下來就可以評分了。
我鼓勵自己,必須活下去,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