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刑法的基本立場(修訂版)作者名: 張明楷本章字數: 1871字更新時間: 2022-07-22 15:44:31
修訂版前言
刑法是時代文化的一面鏡子,是社會道德的晴雨表,是社會意識的忠實反映。刑法總是緊跟時代的步伐,敏感地反映著社會結構以及國民價值觀的變化。對刑法的理解總是從解釋者自身視野所感知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開始的,解釋者只能根據不同的時代需要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從事理解活動?!缎谭ǖ幕玖觥酚?002年3月出版發行。過去的15年里,我國的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刑法理論發生了明顯變化,所以,我不得不對《刑法的基本立場》補偏救弊、糾誤訂正。
刑法學不是真理的判斷,但是刑法學者應當有追求真理的態度。刑法學中不存在絕對正確解釋的邏輯,各種解釋結論與學術觀點都是一種假設,而不可能是最終的權威構建。如果我們以頂禮膜拜取代追求真理的態度,我們的刑法學研究就不可能有所進展。和其他人文社會科學一樣,刑法學總是在強勢理論逐漸衰退、弱勢理論逐漸強勢然后再逐漸衰退、新的弱勢理論再逐漸成為強勢理論的過程中向前發展的。所以,刑法學的發展,不僅需要弱勢理論,而且需要弱勢理論由弱變強。與維護強勢理論相比,將弱勢理論發展為強勢理論,對刑法學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更大。
刑法是正義的文字表述;刑法之所以生機勃勃,就是因為其中蘊藏著正義。但是,正義的臉變幻無常,要徹底認清和精確描繪刑法這張臉確實太難,要完全看清和準確領會刑法這張臉上的各種表情、感情與心情委實不易。不僅如此,我們還必須承認,人不可避免地會有人性的成見、褊狹和自私,而且我們總是傾向于維護自己的立場與觀點。然而,我們必須有表述正義的意愿,有伸張正義的良心。即使我們選擇的結論獲得別人的同意,也不可掉以輕心,更不能固執己見,因為正義隨時可能呈現不同的面貌,法條隨時能夠產生嶄新的含義。
刑法學是一種價值判斷,但這不意味著所有的價值判斷都同等地合乎情理,更不意味著人們可以隨其所好地接受任何價值判斷。因為刑法學的價值判斷,并不是與他人無關的個人喜好,而是一種嚴肅的道德價值判斷、法律價值判斷,不可能由個人的價值判斷所左右,而是需要各方的爭辯,盡可能形成一般人可以接受的結論。刑法學的價值判斷特征與批判性思考完全一致。任何一個解釋者都需要把問題和爭論議題視為令人興奮的挑戰,而不能視為對自我的損害或者威脅。爭論、批判、反省在刑法學研究中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刑法學是充滿了爭議的學科。在任何刑法問題上,刑法學人總會站成意見相左、立場不同的兩個隊伍;或許有時兩個隊伍的長度相當,但更多的時候則是一個隊伍長、另一個隊伍短。刑法學不同于自然科學,我們每個人都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將個人的生活經歷與命運融入到自己的研究結論中。雖然每個人的研究都是自由的,但同時也是被自己的生活經歷與命運決定的。每個人站在哪一個隊伍、選擇哪一種立場都是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與理由,在此意義上說,每個人的立場與觀點無所謂對與錯,也不存在好與壞。刑法學研究不是單個人的獨白,而是群體性的事業,我們需要對他人的思想感興趣,應當專心地閱讀對方的文獻,耐心地傾聽對方的聲音,即使對方往往強烈反對自己的觀點。事實上,正是因為有兩個隊伍、有兩種聲音、有強弱相撞、有相互批判,才使刑法學得以繁榮和發展。
《刑法的基本立場》修訂版與第一版一樣,旨在提倡學派之爭,促進學術批評。修訂版與第一版的基本立場沒有不同,但部分具體觀點卻有明顯差異。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基本觀點沒有變化,但仍然進行了諸多修改。第四章所表明的依然是結果無價值論的立場,但具體內容與第一版并不相同。第五章是新增加的責任論,其中論述了責任主義的憲法根據,肯定了責任主義是憲法原則,同時站在非決定論的立場,論證我國刑法采取了規范責任論,并對功能責任論持否定態度。第六章關于未遂犯論的觀點沒有變化,但具體內容有不少修改。第七章是關于犯罪共同說與行為共同說的討論,第一版采取了部分犯罪共同說,修訂版則采取了行為共同說,因此,本章的內容完全不同于第一版的對應內容。第八章是關于共犯從屬性與共犯獨立性的討論,與第一版一樣,修訂版也采取了共犯從屬性說的立場。第九章的罪數論是新增加的內容,主張借鑒日本的罪數論來構建我國的罪數論體系,反對以德國的競合論取代當下的罪數論。第十章的刑罰論討論了刑罰的正當化根據,雖然立場與第一版相同即采取了并合主義,但內容完全是重新撰寫的。
刑法學的整體發展依賴學術批評,研究者個人的學術進步也依賴學術批評。我特別期待讀者能夠發現本書的遺漏與缺陷,衷心感謝讀者對本書提出批評與建議!
本書是清華大學自主科研項目《刑法的基本立場再研究》的最終成果。由衷感謝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劃資助!
張明楷
2017年10月10日于清華明理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