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亞洲動物纖維

自古以來,人與動物共生共存,動物皮毛資源豐富,又具有天然的美感,人類發現了動物身上的美,便開始利用動物身上的美來裝飾自己。毛纖維是天然纖維的一種,也是人類最早開發利用的紡織原料之一。人們取動物的毛作為制作服裝的原材料,既能達到保暖效果,又能滿足審美需求。

在廣闊的西北亞地區,大部分屬于沙漠和草原氣候,地中海沿岸屬于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則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在這些地區,游牧便成為最合理地利用這種自然條件的農業形式。

在所有動物毛中,被東方人用來織成服裝面料的紡織用毛類纖維主要是羊毛,其中又以綿羊毛為主。除數量最多的綿羊毛以外,其余特種動物纖維有山羊絨、馬海毛、駱駝毛、牦牛毛、兔毛等。西亞、北亞地區獨特的沙漠、草原氣候,所產動物纖維呈現出與南美洲及澳大利亞地區所產的羊駝毛、美洲駝毛、駱馬毛、原駝毛等不同的特點。

一、羊毛種類及應用

(一)綿羊毛

綿羊毛是人類在紡織上最早利用的天然纖維之一,人們利用綿羊毛的歷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在古代,從中亞、西亞向地中海和世界其他地區傳播著養殖羊并采用羊毛的習俗,隨后便逐步成為亞洲和歐洲的主要紡織原料。

綿羊毛纖維柔軟且富有彈性,有天然形成的波浪形卷曲。用羊毛紡織面料制成的服裝,不僅保暖性好,穿著舒適,手感豐滿,而且還可以染成各種顏色,制成各種圖案,充分體現出毛織品服裝的藝術特色。尤其是在紡織中做成的各種毛的長度和曲度的變異,更使不同羊毛有不同的毛織物質感與形態美,甚至同一種羊毛也可以給人不同的美感。綿羊毛的品種很多,通常按照羊毛的長短和粗細分為細羊毛、半細羊毛、粗羊毛、雜交種毛和長羊毛。

亞洲作為面積最大的大陸,也是擁有綿羊數量最多的一個洲。中國是亞洲最重要的產毛國,其余養羊和產毛國主要分布在亞洲西部的中東地區和南部的印巴次大陸。自古以來,中國的維吾爾、藏、滿、蒙古等少數民族對羊毛紡織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羊毛織物一直作為少數民族人民的大宗衣料和日用品。

(二)山羊絨

山羊主要生長在寒冷的高山和丘陵地區,全身長有粗長的外層毛被,能夠適應氣候的劇烈變化,抵御風雪嚴寒。一般來講,山羊毛是到了羊的脫毛季節時從山羊身上抓下來的毛的統稱,而去掉其中的粗毛和死毛之后的細軟的絨毛,就是山羊絨。不同顏色的山羊絨,細度、長度各有差異。山羊絨有白絨、紫絨、青絨之分,其中以白絨最珍貴,僅占世界山羊絨總產量的30%左右。

山羊絨的纖維細密而均勻,柔軟而富有彈性,光澤柔和,有輕薄、保暖、光滑等特點,外表美觀,華麗高雅,手感柔軟,穿著舒適,是貴重、高檔的紡織原料,屬于特種動物毛,因此,山羊絨有“軟黃金”“纖維的鉆石”“纖維王子”“白色的云彩”“白色的金子”等美稱,深受青睞。

國際上以克什米爾山羊所產的絨毛質量最好。這種山羊原產于中國西藏地區,后來逐漸向四周傳播。現在生產山羊絨的國家主要有中國、伊朗、蒙古和阿富汗。中國是第一產絨大國,年產量占世界的40%以上,羊絨的質量也居首位。山羊也是西亞各國的主要家畜,數量僅少于綿羊,其中伊朗最多。

(三)馬海毛

馬海毛原產于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又稱安哥拉山羊毛,纖維直徑長約18—25厘米,毛質細軟,能織成經久耐用好像絹絲一樣的毛織品。安哥拉羊是世界上最好的毛用山羊品種。馬海毛即是安哥拉山羊毛的商業名稱,來源于阿拉伯文,意為“似蠶絲的山羊毛織物”。因馬海毛表面平滑,對光的反射較強,具有蠶絲般的光澤,國際上公認以馬海毛作為有光山羊毛的專稱。

馬海毛屬于異質毛,其品質隨山羊的種系、產地、飼養條件等呈現出較大的差異。馬海毛的織品不易沾染雜質,洗滌后不易氈縮,耐磨損性能好,彈性及染色性較好。馬海毛纖維具有不同于普通羊毛纖維的特性,如纖維挺直,彎曲少,表面光滑,抱合力差,光澤好,彈性強,纖維長,可用于純紡或混紡織制服裝、人造毛皮及假發等。

二、駱駝毛及應用

駱駝分為單峰駝和雙峰駝兩大類。單峰駝駝毛粗短而稀少,身上絨層薄,無紡織價值。用于紡織的駱駝多取自雙峰駝,其保護毛比較多,身上絨層厚密。駱駝身上外層粗而堅硬的保護皮毛是駝毛,但駝毛不能作為服裝面料,只能制作工業用織品。而在外層剛毛之下構成內部保暖毛被的駝絨才能用來制作高級衣服織物。駝絨的色澤有乳白、杏黃、黃褐、棕褐等,品質優良的駝絨多為淺色。駝絨具有表面光滑、柔軟、鱗片少、縮絨性小等特點。駝絨的摩擦性能與縮絨性能在特種動物纖維中是最低的,壓縮性能優于羊毛,吸濕性能與羊毛相近。駝絨的卷曲不像羊毛那樣有規則,其形狀多為深彎、狹高彎或環狀彎。在長期使用中保持蓬松輕暖的性能。幾乎羊毛與羊絨能做的產品,駝絨都可以做。駝絨織物光澤自然,穿著輕暖舒適,美觀典雅,吸濕保暖,某些性能還超過羊毛制品。駝絨是珍貴而稀有的紡織原料,尤其適用于做針織物或填充料以代替絮棉,有輕暖、舒適的特點。

不同駝種及不同地區的駝絨,細度和長度差異很大,即使是同一地區同一駝種所產駝絨的細度還隨其年齡、性別、軀體部位等不同而異。中國是世界上較大的駝絨生產國,駝絨多產于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青海等地。

西亞地區最典型的家畜就是駱駝,西亞各國普遍飼養,是牧民的重要家畜,自古以來也是軍隊中的主要役畜之一。特別是在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駱駝的分布尤為廣泛。駱駝不僅能馱運,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它的肉可食用,皮可做服裝,駝毛細長而柔軟,可制成各種優良的織物。

三、牦牛毛及應用

牦牛是高山草原上的特種耐寒牛種,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屬于肉、乳、毛、役多用牲畜。既可用于農耕,又可作為交通運輸工具,素有“高原之舟”的美譽。主要產于中國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中國西藏、青海、四川、甘肅等省區大量飼養牦牛,還分布于蒙古、俄羅斯、印度、不丹、阿富汗、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家。

從牦牛身上剪下來的毛,顏色以黑、褐為多,少量白色,由絨毛和粗毛組成,屬特種動物毛。從牦牛毛中分離出的牦牛絨,可與山羊絨媲美,具有很高的紡用價值。牦牛絨很細,平均直徑約為20微米,平均長度約為3—4厘米。牦牛絨產品不易掉毛,蓬松豐滿,光澤柔和,彈性優良,手感柔軟,可與細羊毛混紡后織成絨衫、拷花大衣呢、順毛大衣呢和針織絨衫等,是毛紡行業中的高檔原料。

四、兔毛及應用

用于紡織業的兔毛主要源于安哥拉兔和家兔兩種。其中安哥拉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長毛兔種,原產于中亞,相傳在17世紀時盛產于土耳其首都安哥拉,因此而得名。安哥拉兔毛顏色潔白,細長而柔軟,光澤好,毛質優良。中國是兔毛的主要生產國,年產量約占世界的80%—90%。

兔毛由絨毛和剛毛兩類纖維組成。絨毛約占兔毛的90%,直徑為5—30微米,且絕大多數在10—15微米。剛毛約占兔毛的10%,直徑為30—100微米。兔毛的長度最短的在1厘米以下,最長的可達11.5厘米,大多數為2.5—4.5厘米。兔毛密度小,含油脂率較低,雜質少,所以不需要經過洗毛即可紡紗。具有輕、細、柔軟、光滑、蓬松、保暖性好、吸濕能力強的特點。兔毛纖維強度,伸長率低,表面光滑,卷曲少,光澤強,鱗片重疊少,卷曲弧度淺,兔毛的定向摩擦效應明顯,所以抱合力差,易氈縮,容易落毛,單獨紡紗性能較差,一般與羊毛或其他纖維混紡加工。

兔毛的保暖性極好,紡紗后織成衣服輕軟柔和,穿著舒適。兔毛既可制成針織物、毛線,也可用于粗紡花呢、高級大衣呢或精紡女衣呢等,還可專制圍巾和披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莱西市| 获嘉县| 墨玉县| 五台县| 菏泽市| 江北区| 阳城县| 白城市| 冕宁县| 金平| 长葛市| 垫江县| 巴林左旗| 宜兰市| 鄂尔多斯市| 宁波市| 临安市| 沁源县| 阳高县| 巴林右旗| 龙井市| 宿州市| 香港| 西城区| 隆德县| 三亚市| 冀州市| 芦山县| 溧阳市| 江孜县| 耒阳市| 辽阳县| 华蓥市| 洞头县| 汉寿县| 长阳| 兖州市| 衡阳市| 宁强县| 龙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