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不該問與不能說

人世間有很多東西“不該問”也“不能說”。據載,美國總統約翰遜在剛退休后的一段日子里,在自己豪華富裕的農場里,仍沿用以往的辦公室儀式,即每天一早與農場雇工舉行早餐會議,決定當天該用哪一輛牽引機;每天晚上要聽取農場雇工的成果報告,如大家收集到了多少雞蛋,或是有多少人參觀了他的圖書館等。一個曾經在政壇上十分活躍而充滿生氣的人,一下子變得這般落寞沉寂,其心緒上發生巨大變化,無疑是可想而知的。試想,即使是他最親近的人,或許也“不該問”吧;縱然對他最知心的人,興許也“不能說”吧。那“不該問”,自己要么不管,要么揣度;那“不能說”,自己要么不想,要么消弭。如此,一切都在無聲無息中進行,一切都在無怨無悔中逝離。

在現實世界里,“不該問”與“不能說”的事很多很多。一對夫妻大吵了一場,妻子出走了,丈夫也不理會她去了哪里。過了幾天,妻子自個兒回來了。這時,兩個人同在一個屋檐下,甚至同在一個床榻上,一個不問,一個也不說,好像什么事也沒有發生過。兩個青年男女,在大學同窗時互生情愫,然而并沒有把關系挑明。一晃畢業七八年了,兩人仍為單身。事實上,各自也都有過不止一次的戀愛經歷。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兩人相見了,一個眉來,一個眼去,汩汩愛意油然而生。于是,兩人如同早已斷了線的風箏,重又接上了頭,而且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戀愛、結婚一路順風順水。對以前在感情上有過的風雨,兩人都不問、也不說,套用一句曾經頗為時尚的話,叫“一切為了向前看”。兩家親戚,不知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原因,斷交了好多年。一次,因為辦一件事,兩家走到了一起,開始相見時還感到“不好意”,后想了想:畢竟是親戚嘛,人家都“親靠親、鄰靠鄰”,咱為什么有親不靠呢?于是,兩家重新和好了,且對以往發生的事,都你不問、我也不說。記得《加菲貓》里有這樣一個故事:加菲和歐迪在逛街中走散了,加菲還被賣到了寵物店。它很痛苦。但在一個清晨,加菲看到原來的主人喬恩走進了寵物店,老板上前詢問喬恩需要買寵物嗎?這時,喬恩看到了加菲,便激動地立即把加菲買了回去。故事的最后,加菲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永遠不會問喬恩,那天他為什么會走進寵物店。”說這句話的加菲,后來世界聞名。

人主要靠言語來交往。盡人皆知,結婚是人生中的大事,其序曲是戀愛,而戀愛談才行。政治談判、軍事談判、外交談判、經濟談判,還有劃界談判、項目談判、合同談判、分手談判等,都離不開談。“不該問”“不能說”勢必就不談了。不談了,有些內情別人就不容易知道。其實,人間很多時候并不需要談,在一定的條件下,是“此處無聲勝無聲”。舉例說來:情侶合影,如果女人主動挽著男人的胳膊,還主動把自己的頭靠在男人的肩膀上,這可說明女人在感情上很投入;如果男人和女人雖然靠得很近,但顯得拘謹,不夠自然,這可說明雙方尚處于有禮有節的早期接觸階段;如果女方完全靠在男方身上,男方則緊緊摟著女方的肩膀,這可說明兩人的關系已很親密。在人際交往中,關于對方的背景,在許多情況下,也是“不該問”的,也是“不能說”的。這里面,確實玄妙得很。如果問了、說了,反而會不好,不利于當事人私下里搞名堂;倘若不問、不說,“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可使當事人有更大的想象、操作空間。要知道,狐假虎威為什么得逞?其根本原因是,百獸沒有去問情況,如果問清了,百獸也就不會被嚇跑。史載,元末明初,劉伯溫隱居于青田的山中。一天,有位村民向他請教,“先生,我姓王,住在王家莊。我賣肉都十幾年了,今天卻有惡霸來找我收保護費。你說我該怎么辦呢?”他想了想,說:“等他們再來時,你請他們好好吃一頓。記住,吃飯時要多叫些族人。”村民走后,書童不解地問“為什么要多叫些族人?”他笑著說:“王姓是個大姓,多叫些族人,可顯示家族的勢力。這樣,惡霸才會不敢輕舉妄動。”情況果真如他所料。可見,不問、不說,效用也可立見。自古以來,主人與仆人、長官與部下,一旦有事要辦,并非都要去問、都要去說。尤其是那些會拍馬屁的仆人、部下,對主人、長官的一個眼色、一個手勢,都能夠心領神會。如今,好多閨蜜之間,你想的、我知道,我想的、你知道,在一起時,并不需有太多的問、太多的說,這就叫心靈的契合。人是有形體語言的,許多的喜、怒、哀、樂不是通過問、說發現或展示的,而是由臉色、眉頭等示人的;很多的首肯、贊賞、否決、針砭等,也不是通過問、說表達或顯露的,而是由頭、手等告知的。

人從出生到死去,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問、什么都可以說。不該問的問了,不該說的說了,那是要闖大禍的。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的“反右”運動中,盡管當時搞極“左”了,但也有人在問與說這個問題上分寸失準。在中國改革開放大背景下的政府機關工作中,盡管在大力推進政務公開,但每個從業人員必須始終繃緊保密這根弦。誠然,人在有的時候,“不該問”“不能說”是要受憋的,尤其對那些急性子、直性子的人,受憋是痛苦的,但從生存計、從長遠計、從大局計,這又沒有辦法。唯一自己可行的是調整自我或等待時機。調整自我,實際上是調整心態,而調整心態,需要自我撫慰。如被人利用時,可這樣自我撫慰:不必懊惱,說明咱還有被人利用的價值,下次注意就是了;受到傷害時,可如此自我撫慰: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沒有人會擊打一棵不結果子的樹;煩惱來臨時,可這般自我撫慰:煩惱是一種低劣的情緒,別自己跟自己作對,自己折磨自己。有的時候,受憋也是倒逼,即倒逼自己強身健體、養精蓄銳。倘若碰到“不該問”“不能說”時,那么,自己可去琢磨,自己可去斟酌,自己可去掂量,只不過自己要多花些時日和精力,這也無妨,權當是個“曲徑通幽”,權當是番“山回水曲”。不少時候,“不該問”“不能說”是具有階段性的,換言之,并非永遠“不該問”“不能說”。這正如黎明前的黑暗、放炮前的裝藥、發射前的安裝,“不該問”“不能說”是為“應該問”“能夠說”做準備的、作鋪墊的,只是時機未到而已。當然,這是對有志向、有恒心的人而言的。我們橫看縱觀起來,“不該問”“不能說”,也是一種均衡,也是一種諧適,也是一種和美。而要真正做到,內省卻少不得。柏拉圖說過,內省是做人的責任。有內省能力的人,自然會明白哪些該不該問、什么能不能說,而且把此付諸行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宁| 五常市| 溧阳市| 渝中区| 理塘县| 德庆县| 台湾省| 池州市| 旬阳县| 苏尼特右旗| 南涧| 封开县| 互助| 天津市| 湘乡市| 安平县| 武汉市| 都江堰市| 历史| 金川县| 阿拉善盟| 寿光市| 红原县| 韶关市| 呈贡县| 甘德县| 阳东县| 临猗县| 虹口区| 广元市| 高淳县| 潮安县| 忻州市| 当阳市| 枞阳县| 靖安县| 松原市| 涡阳县| 娱乐| 西乡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