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大政治學評論(第9輯)
- 肖濱主編
- 673字
- 2022-07-22 11:11:47
啟蒙·排斥·侵略
——再論公民身份導向的民族主義
【摘要】 吉登斯等人把公民身份導向的民族主義看作“啟蒙”性質的民族主義。民族主義的“啟蒙性”具有其特定的內涵和條件,與“排斥性”或者“侵略性”互為一體兩面。由于公民身份既是“包容”也是“排斥”的手段,與之相連的民族主義從而既具有“啟蒙”也具有“排斥”或者“侵略”的性質。超越了特定的范圍(如民族、族群或者國家共同體),啟蒙性質的民族主義將變得具有“排斥性”或者“侵略性”。同時,民族主義的啟蒙性還具有動態的特征,全球化發展、國際形勢變化等外生變量可以影響乃至改變這種性質,使之走向封閉、排斥甚至是侵略性。
【關鍵詞】 公民身份、民族主義、啟蒙、排斥、侵略
民族主義和公民身份(citizenship)都是現代政治的重要現象,兩者既彼此區分,又相互關聯。民族主義是個體作為民族共同體的成員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情感,公民身份則是個體作為政治共同體的成員所產生的權利、義務等。民族主義與領土、語言、象征符號等聯系在一起,因此主要是一種文化現象;公民身份則與自由、平等、福利等聯系在一起,因此主要是一種政治現象。但是,由于個體在通常情況下既是民族共同體的成員,又是政治共同體的成員,民族主義與公民身份從而不可避免地彼此關聯并相互作用,形成錯綜復雜的關系。在安東尼·吉登斯等人看來,公民身份導向的民族主義是一種“啟蒙”性質的民族主義。但對公民身份的構成和性質、民族與族群的關系、國際移民、主權與公民身份的關系等的考察表明,啟蒙民族主義的含義更加復雜,同時,啟蒙也不是公民身份導向下的民族主義的唯一性質,它還可以是排斥甚至是侵略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