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國際傳播研究(總第9輯)
- 吳應輝
- 651字
- 2022-07-22 11:15:53
〇、引言
什么是多語者?顧名思義,就是掌握多種語言的人,“多語習得和多語現象很復雜,它們牽涉所有與第二語言習得和雙語現象相聯系的因素和過程,以及一些獨特的、可能更復雜的因素和結果,這些因素和結果與所學的多種語言之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以及學習過程相聯系”(蓋蘇珊、塞林克,2011:18)。由此可見,多語現象是復雜的、無序的、變化的,因此不能用靜態的、簡單的視角來觀測,而應求助于渾沌的、系統的、開放的視角來解析。
新近渾沌學理論可以為多語現象打開新的思路。渾沌注3d學中所指稱的渾沌“是現實系統的一種自然狀態,一種不確定性,它在表現上千頭萬緒、渾沌無規,但內在地蘊含著豐富多樣的規則性、有序性”(苗東升、劉華杰,1993:14)。該理論打破了傳統科學對有序規律的單一追求,轉向了細微和不定的成分,在此過程中尋找規律。由此延伸的動態系統理論(許希陽、吳勇毅,2005)、耗散理論、協同學等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都得以應用。
國內張公瑾、丁石慶(2009)近年來一直主張渾沌學與語言文化研究相結合,至今舉辦過多次學術研討會,并出版了多本論文集注4,收錄文章覆蓋了渾沌學基本理論探討、渾沌學在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研究中的應用、渾沌學與漢語本體研究、渾沌學與二語習得研究等多個方面,但基于渾沌理論進行多語研究,包括多語習得研究的文章仍然鮮見。
本文在渾沌學理論的視角下,闡述多語系統的特點及運行機制,并試圖回答以下問題:(1)多語系統如何構成?(2)多語系統的復雜性有哪些具體表現?(3)以復雜系統的視角來看待多語,語言習得和語言使用會有什么樣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