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73續)
題目之于一本書,恰如姓名地址之于一封信,其目的首先在于把一部分可能對其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引到本書面前來。所以,題目應當意味深長,而且因為它原本很短,應當簡明,扼要而又含蓄,可能的話,應當用一兩個字為內容畫龍點睛。由此看來,冗長煩瑣的,言之無物的,側目而視的,模棱兩可的,以至虛假和誤導的題目都是壞的,最后一種可能使它的書遭到誤投信件的命運。但是,最壞的是偷來的題目,即另一本書用過的題目:因為它首先是一種剽竊行為,其次是完全缺乏獨創性的確證:因為誰要是沒有足夠的獨創性,為自己的書想出一個題目,就更不能夠賦予它新的內容了。與此相關的是模仿的,即半偷的題目,例如在我寫了《論自然界中的意志》之后很久,奧斯特[5]寫了一本《論自然界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