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日本津波到世界海嘯

大風壯而海水揚,磊落驚人。日本人經常能看到大海怒到“站立”,切實感受著大海猛撲而來的雄渾氣勢,卻無法用語言描繪出它的幾多雄姿。但是,我們無法否認日本人非凡的學習精神。孤立而動蕩的日本島在與世界大陸對話的過程中,像極了吐故納新的聚寶盆。自從有美堂上東坡居士寫下了“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日本人就將“海立”這個詞習得而用,用以稱呼他們百見不鮮的“海嘯”。

小小波浪

世界上因海嘯遭受損害最大的國家之一便是日本。可是,從前的日本人除了說說“海水暴溢”“驚濤涌潮”和“海潮漲陸”之外,也沒有對海嘯其他特別的形容。甚至有個詩人還唱著“和歌”:“船邊海豚穿海嘯,腹下青光繞”,大難臨頭還一派閑適之情。

日語將“津波”的解釋為“小小的波浪”。這倒使得海嘯好像成了溫柔舒緩又清涼柔美的小精靈,讓人無法生出一絲一毫的恐懼之心。或許海水包圍中的日本大大小小的海嘯太過頻繁,日本人對其敏感度大大降低,海嘯便與海水涌起的波浪一樣沒什么區別。災難沖擊下的日本人有著極強的自我寬慰能力,寬慰的作用實質上也是一種系統性脫敏。災難的無法預料和不可抗力,會帶給人深深的恐懼,而日本人必須不斷寬慰自己——“沒有那么可怕,只是小小的波浪”,從而對自己不斷施以脫敏療法。

對于日本人來說,未來是可知可感的,所以才不會害怕。“做好分內之事,世界不會有負于我。”只有過程和結果,沒有強調在中間施加作用的本體,即起點和終點重合,止于一點,這一點就是可知可感的未來。就像復制未來一樣地在書寫未來,“計劃”就是復制未來的框架。

這與日本的海嘯如波浪一樣常見的災害環境不無關系,日本人需要將自己對災難的感覺變“鈍”。只有這樣才能消解嚴苛的生存環境帶給自身的恐懼,而同時對可以避免的細微殘缺達到零容忍。他們深信即使最微小的不平整也會引起巨大的消耗,并最終令所有努力付之東流。正如這小小的波浪也會驚天動地,將所有現代文明洗劫一空。

人魚和海嘯

海嘯起處神話滅,而在海嘯未到時,傳說紛紜。作為海島國家并且坐擁千島漁場,與魚相關的傳說自然不會缺席。日本有“會說話的人魚”預言海嘯的傳說。在伊良部島地勢低的地方住著一位漁夫。某一天他去捕魚,釣上了一條叫做“yonatama”的魚,人面魚身而且會說話。漁夫準備隔日吃掉這罕見的魚,就生起了炭火把魚架在烤魚網上。半夜,鄰家的孩子突然哭喊不止,要去附近島嶼地勢高的地方,母親只得抱著孩子出了門。就在那時從遠處傳來了:“yonatama,yonatama,為什么這么晚還不回來啊?”這時隔壁家熏烤著的“yonatama”應答道:“我正在網上熏著啊!快派sai來救我!”聲音陰森恐怖,母親趕緊抱著孩子跑到了高處的島嶼。在那一瞬間,伴隨著巨大的聲響,海嘯席卷而來,低處的村落轉眼被沖得不留一點蹤影。所謂“sai”是海嘯的方言,“yona”是指大海,“tama”則指靈魂。“yonatama”也就是“海神”。

會說話的人魚,多半與1771年4月24日襲擊八重山的大海嘯有關。那次海嘯由石垣島東南部海域發生的7.4級大地震引起。海嘯先后三次襲擊八重山諸島,死亡9300多人。海嘯之后,原本在海岸邊,后來被海嘯沖到內陸的石頭被叫做“海嘯石”,成為留住災難記憶的可視性紀念物。亦或,這一傳說源于海岸居民對于退潮的毫無戒備。因為能徒手捉到魚,所以他們熱衷于去近海捕魚,而就在那一刻遭受了海嘯的襲擊。

在沖繩島的讀谷村里,“人魚和海嘯”便是作為突然退潮的信息傳述著。這樣我們也能夠從寄寓在故事中的民間信仰來讀取前人的口信,以此來作為預防災害的經驗教訓。海嘯過后,有用雞的鳴叫聲來決定居住場所這類傳說。據說雄雞鳴叫的地方,人類就能夠建造村落生活下去。災后人們一聽到雞叫,便預示著在這個地方建造村落沒有大礙,可以于此重建家園。

那么,當時未經科學開蒙的日本人,又能將海嘯的成因歸咎于誰呢?妖怪啊!平安時代的日本社會動蕩、人心不安,統治階層沒有解決的辦法,于是就把種種問題歸結于神鬼。據說因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政府設立了專門的巫師——陰陽師。這個職務的尊貴地位在這個時期達到頂巔。因此,人們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觸犯某種禁忌,招致鬼神報復。當時的陰陽師權力極大,天皇和大將軍們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們的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種禁忌,大多就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

“妖怪”在日語字典中解釋為人類智慧不能解釋的奇怪的現象或者異樣的物體。日本傳統的民間信仰認為,超出人類理解的奇怪、異常的現象或因此引起的,具有非常不可思議的力量的事物都是妖怪或者魔物、怪物。日本民間有著大量關于妖怪的傳說,這大概與身處島國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種神秘主義傾向有關。喜歡較真兒的日本人把妖怪分門別類,編成《日本妖怪物語》《日本妖怪大全》等書。“妖怪學”已經作為日本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而存在,并在眾多高校授課。不光日本學生,外國學生也聽得津津有味。

日本70%的妖怪原形來自中國。比如天狗原是來自中國《山海經》中的犬怪。傳到日本后,漸漸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結合起來,融合成為現代形象。而春分時日本的“撒豆驅鬼”活動,則起源于中國古代的追儺儀式。此外還有20%來自印度,剩下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日語里有很多和妖怪有關的俗語,這些俗語影響著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妖怪河童愛吃黃瓜,所以海苔卷黃瓜這道菜就叫做“河童卷”;特別厲害的惡媳婦兒被叫做“鬼嫁”;說人生了個天狗鼻子,那是在批評人驕傲自滿;如果說“鬼生霍亂”,是指英雄也怕病來磨。

而宮崎駿的動畫,更是將日本妖怪文化的熱潮推向了世界。日本妖怪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兩面性,善惡可以互相轉換。比如怨魂,如果好好供奉,也可以成為保護神。在日本的妖怪中很多可以說是介于“怪”和“精”之間。妖怪的屬性也不是固定的,由人類對妖怪的態度來決定。正如“會說話的人魚”可以因為報恩而預言海嘯信息,也會因為人類作難而發狂引發災難。

就像不管海嘯是否來襲一樣,無論妖怪是否真的存在于現實是,日本人都對之有著足夠的敬畏。它們也存在于日本人的內心,通過妖怪,日本人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并且改變自己,從內心與不可抗拒的海嘯風浪帶來的恐懼和解。

舶來的世界

根據考古發現,日本的古代史完全是支離破碎的狀態。日本人從何而來?古代的日本人如何生存和生活?這些都是考古學家和研究者無法推斷出結果的謎。大量的遺跡已經被不斷噴發的火山、隔三差五的地震以及頻發的海嘯湮沒。即便偶爾發現一些古代日本人用火的痕跡,也實在看不出里面所包含的生存“粗”節,更不要說更為詳盡的“細”節了。

那時的日本人,腦袋里和嘴巴里講的都是日本話,寫下來的卻是中文,煞是一副雙面人的怪異現象。日本古書《日本書紀》中就有“大潮高騰,海水飄揚”的標準中文。用現代日語解釋意為“海水高高站立,上升而漂流”,也就是日文版的“海立”。而這正是日本古人所觀察、描繪的海嘯。

日本專家說“海嘯”是中國人從日本舶來的,也有相反的說法說是日本人從中國學去的。日語中“海嘯”寫做“津波”,讀音為“tsunami”。到1968年,“tsunami”被正式定名為國際詞匯。所以,除了中國外,現在國際社會里稱呼“海嘯”都使用“tsunami”拼寫。最早的是在德川幕府時代,一篇關于“三陸地震”的記述文里有“津波”出現。除了“津波”之外,日本人還用“津浪”“震汐”,而更加常用的便是中國的“海嘯”,甚至原封不動地搬用“海立”。日語里,在不同時期,雖然這些詞形不盡相同,形態各異,但讀音卻都是“tsunami”。

如果說日本第二次國際化的大規模學習是“全盤西化”。那么,第一階段的學習就是“全盤漢化”。語言、文字、風俗、建筑、制度、裝飾、習慣,都是在日本列島出現的盛唐復制品。這一點,正如在印度的佛教經典遺失之后可以在中國找到譯本一樣,中國盛唐遺失的東西可以在日本找到在異域的鏡像。

此時的日本,發現從中國唐朝學來的東西似乎不再強大,依靠冷兵器時代強力維持的狀態也無法和列強相抗衡。他們開始考慮變更老師,轉而學習歐洲的制度、文化、技術、科學。日本這個國家的有趣之處就在于,一旦發現自己處于弱者地位,就敢于立刻向強者學習,而一旦超越,則會恢復到自我膨脹的狀態,直到發現下一個更強者。

當實力增強以后,內心固有的不安全感會再度充斥日本人的內心,心理上的示弱圖強就會演變成行為上的穩中變強。日本對大陸的覬覦從以前的武士浪人的單打獨斗型變成了國家行為,大規模侵略戰爭呼之欲出。但是,對于自身狀態的不安全感依然存在。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以及隨后衍生出來的核泄漏等事件,都使位處島國的日本加深那種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日本內心中那種因為強大而帶來的蠢蠢欲動的欲望又再度被撩撥起來,政府的沖動更加明顯地顯現在國際社會面前。

日本是一個孤絕于太平洋上的群島國家,海洋把日本隔離起來,但海洋又把日本同外界聯系起來。由于里漫海流和對馬海流,日本海出現了大體上沿著周圍陸地向左旋的環流,形成漂流性的航路。可見,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日本列島在形成統一國家后的1000年時間里,從未受到過外族的侵入,在相對安定和長期封閉的環境里,日本要創造自己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很困難的。這就使日本存在向外國學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海上航路又提供了向外國學習的可能,這一切決定了日本文化的吸收性。

日本對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南蠻(以葡萄牙為主)文化、紅毛(以荷蘭為主)文化、西歐文化、美國文化的吸收亦是如此。其中,大化改新時期對隋唐文化、明治時期對西歐文化、二戰后對美國文化的吸收,可以說是對外來文化吸收的三大高潮,其特點是以整個國家的規模進行全方位的吸收。像這樣酣暢的文化吸收在世界歷史上是不多見的。而在另一方面,為了生存,惡劣的自然條件決定了日本民族逐漸形成了一種普遍的實用精神,這也為其積極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日本人經常把自己比作一把劍,劍需要經常磨掉劍上的銹以保持光亮。我們常常贊賞日本人的學習能力,他們將世界文明引進、吸收并變得獨具一格,完全沒有落入東施效顰的俗套,也從未鬧出邯鄲學步的笑話。曾經的日本人意識到了中國的強大,冒著葬身大海的危險,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唐朝,學習各方面的先進文化。魏源寫了《海國圖志》,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海國圖志》在日本成了暢銷書,“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被日本學了去,短時間內發展了起來。謙虛的日本人不曾有過天朝上國的念想,卻擁有了領先世界的科技。后來,日本建立了海嘯預警系統,美、俄兩國也成立了相關機構。可惜像斯里蘭卡和印度尼西亞這樣的國家沒有建造預警這“偶爾露崢嶸”的科學設施,因此吃了大虧。美、俄、日是為了自己預警,也不會白白地給別人安裝報警器。

海洋給日本帶去了永世的阻隔,海嘯隨時召喚著侵吞萬物的惡靈,也恰恰如此維持著他們永續的魅力。他們源源不斷地吸納進步的力量,也小心翼翼地防范打破他們規則的勢力。科技和資源,文化和宗教都是舶來品,但是“納入”或“排外”,都有日本人自己的主張。

鬼怪生于海浪之下,而神明靈魂住在櫻花樹上。巨大災難之后,普通日本人對生命、災難、死亡、美好不斷地進行著自我剖析。生長在小小島國,與其他鄰國遙遙相望。常年面臨著海嘯的頻頻襲擾,本身資源的匱乏以及人口的密集,孕育出了一個善于學習,主張謙遜,卻又具侵略擴張性的大和民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川县| 汾西县| 西乌珠穆沁旗| 翁源县| 洞头县| 高碑店市| 新邵县| 广昌县| 四会市| 大关县| 秀山| 蛟河市| 东明县| 繁峙县| 宕昌县| 文化| 胶南市| 东乡县| 高台县| 上栗县| 沅江市| 余姚市| 嵩明县| 兴隆县| 沈丘县| 延寿县| 新平| 榆林市| 什邡市| 互助| 瓮安县| 右玉县| 黄山市| 西和县| 布拖县| 诏安县| 文安县| 广丰县| 星子县| 和平县| 长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