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營利組織管理(修訂版)
- 古小華等主編
- 786字
- 2022-07-27 11:22:15
第三章 國(境)外的非營利組織
學習目標
本章通過學習,學生應掌握的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關于國(境)外非營利組織的產生、發展與演變,要求了解非營利組織的產生以及各個歷史階段的發展與演變情況;理解宗教慈善色彩濃厚的操作類非營利組織和充滿道義訴求的倡議類非營利組織。二是關于主要國家(地區)的非營利組織,要求了解英國等國家(地區)非營利組織的現狀;理解慈善組織、主管官廳負責制、第三部門。三是關于國際非營利組織,要求了解國際非營利組織的產生,了解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無國界醫生、國際禁止地雷運動、福音2000、地球之友等國際非營利組織;了解咨商地位、國際非營利組織存在的問題;掌握國際非營利組織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案例導入
西方社會的非營利組織
在西方社會,非營利組織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和不同層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產生與西方社會的民主化進程、經濟增長、宗教傳統等緊密相關。我們耳熟能詳的哈佛大學、福特基金會、英國皇家學會等單位,都是西方社會非營利組織這座巨型冰山的一角。非營利組織、政府和企業一起構成了現代社會的三種基本組織形式。
早在1601年,英國就通過了《慈善用途法》,隨之相繼誕生了一些慈善機構。美國在獨立戰爭前就開始有非營利的社會組織,創設了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著名的非營利組織。國外的非營利組織數量龐大、活動領域廣泛,其活動涵蓋了文化、教育、衛生保健、社會服務、環境、發展、慈善、宗教等方方面面,在解決就業方面發揮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并成為各領域一支舉足輕重的重要經濟力量。
20世紀90年代以后,西方各國的非營利組織開始大規模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事業,籌集輸送了大量的援助資金,在經濟上提供了有力支持。
思考題
1.西方社會的非營利組織作為一種基本組織形態,其蓬勃發展對于現代社會發展具有哪些積極意義?
2.西方社會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經驗,對于我國社會組織的管理服務有哪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