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新制度經濟學與自治組織理論

一、新制度經濟學

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新制度經濟學理論為我們今天觀察非營利組織現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經濟分析視角。新制度經濟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斯和R.科斯。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從考察制度的形成與演變出發,認為制度在增長與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有利的制度環境和適當的制度變遷,可以有效地推動經濟發展。在新制度經濟學家看來,完全的市場是不存在的,現實經濟生活中存在信息成本、不確定性和交易成本,而這又與制度密切相關,制度是經濟發展的決定力量。

(一)交易成本分析

前面所講的市場失靈、政府失靈理論主要是從供給—需求、消費偏好等傳統經濟學概念出發,而新制度經濟學則用交易成本概念來重新解釋和闡述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問題。傳統的經濟學理論認為信息是完全的,而新制度經濟學理論認為信息是不完全的,認為交易會發生成本,交易成本是獲得準確的市場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費用,以及談判和經常性契約的費用。交易成本的存在是由于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獲得信息就需要付出費用,而且參與交易的各方所擁有的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交易前了解市場行情和狀況的成本、談判協商與達成合同的成本以及實施與監督合同的成本等。

交易成本與制度和組織密切相關。所謂制度,是指人們承認、接受和愿意遵守的一套合法的規范和行為。它由三部分構成:①得到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主要包括價值觀念、倫理道德、風俗習性和意識形態等要素;②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主要是指人們有意識創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則,包括政治規則、經濟規則和契約等;③實施機制,主要是指保證社會規則特別是正式約束能夠得到貫徹落實的具體機制,離開了實施機制,任何制度都形同虛設。新制度經濟學認為,組織與制度的差異是造成各種組織之間有效程度不同的重要因素,好的組織和制度有助于減少各種交易成本。因此,通過組織和制度的創新可以促進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發展。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市場失靈問題和制度密切相關,市場制度因個人理性與社會理性的矛盾導致某些方面的產品供給需付出的信息和交易成本過高,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制度創新。新制度經濟學運用交易成本的理論去比較各種可替代的非市場組織和制度,探討在哪些條件下應用哪些組織和制度可以以較低的交易成本實現預期的目標。非市場的交易可以在兩種情況下發生:①在沒有市場的場合,以及在市場中交易成本過高的場合;②在沒有政府的場合,以及在政府活動中交易成本過高的場合。

非市場與非政府的組織可以通過非市場交易的方式來實現市場交易所達到的結果。與市場交易一樣,非市場交易也有其特定的目標,也會發生交易成本,交易中的各方也都力求降低交易成本。在非市場交易中所涉及的因素主要有當事人的社會經濟態度、所交易物品的特征、交易的環境以及交易所要實現的目標。

非營利組織正是實現互助合作的一種非市場、非政府的組織形式,實踐證明,它們的活動在實現特定交易目標和減少交易成本方面是有成效的。非營利組織所體現出來的互相信任、團隊精神、平等、參與等都可以減少交易成本,提高產品供給效率,促進經濟發展。

(二)路徑依賴與非營利組織制度創新路徑分析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變遷是路徑依賴的,是受制于惰性力量的。所謂的路徑依賴是指“制度演進中存在一種自我強化的機制,這種機制使制度的演進一旦走上某一條路徑,就會在以后的發展中自我強化。沿著既定的路徑,經濟或者政治制度的變遷可能進入良性循環軌道,迅速優化,也可能順著原來的錯誤路徑往下滑。要想擺脫這種狀態十分困難,往往要依靠外部力量或者外生變量的作用”。路徑依賴影響到各種文化因素、社會規范和規則以及人們的行為模式。

非營利組織是一種組織和制度方面的創新,其形成與發展會遇到很多困難。在某類社會中,由于路徑依賴的原因,不良制度長期存在,而新的社會組織很難運作,因為由舊的制度造成的沉淀成本使向比較優越的新制度的過渡從社會角度看無利可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合作,破壞舊規范的成本對個人來說可能太高,從而使個人傾向于接受對社會來說為不良的制度和組織。

克服路徑依賴給非營利組織創新帶來的困難有兩種途徑:第一種途徑是通過國家。國家是促進非營利組織創新非常重要的力量,因為國家具有說明和實施正式規則的功能,并具有使用強制手段推行其決策的能力。第二種途徑是理性個人通過合作和聯合,開拓非營利組織的發展道路,因此對一般內部通行志愿合作行為的非營利組織而言,要增強確定規則和實施這些規則的能力,應著重解決好決策機制的建設,可通過實行一系列規則建立一套良好的決策均衡機制,盡可能減少決策成本和實施成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临沭县| 平和县| 塘沽区| 蕲春县| 平山县| 台北县| 洛宁县| 清镇市| 托里县| 阿合奇县| 澳门| 旬邑县| 凤台县| 漳州市| 罗城| 松滋市| 桐柏县| 抚松县| 融水| 台湾省| 通化县| 滁州市| 夏津县| 云林县| 耒阳市| 进贤县| 韶关市| 兰西县| 金塔县| 白沙| 万盛区| 新建县| 永平县| 沭阳县| 资中县| 郑州市| 牙克石市| 海门市| 潼南县|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