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營利組織管理(修訂版)
- 古小華等主編
- 1005字
- 2022-07-27 11:22:08
第一章 非營利組織概述
學習目標
通過本章學習,學生應掌握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關于非營利組織的概念及特征,要求了解非營利組織與其他相關概念之間的異同;掌握非營利組織的含義和特征。二是非營利組織的類型,要求了解國內外非營利組織的幾種分類;掌握我國非營利組織的官方分類。三是非營利組織的作用及活動領域,要求理解非營利組織的作用;掌握非營利組織的活動領域。四是非營利組織發展的原因,要求了解非營利組織興起的原因。五是非營利組織與其他組織的互動,要求掌握非營利組織與政府之間的互動;理解非營利組織與營利組織的互動。
案例導入
牛津樂施會(Oxfam)
1942年,以R.密爾福特為首的一批牛津學者發起建立了“牛津饑荒救濟委員會”(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Oxfam),其目的在于向二戰時期由于被納粹德國占領而遭到封鎖的希臘運送糧食。1963年,該委員會在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會,1965年起,改用電報地址Oxfam(樂施會)作為名稱。
樂施會是一個跨越種族、性別、宗教和政治界限,與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及貧窮人群合作,一起努力解決貧窮問題,并讓貧窮人群得到尊重和關懷的,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救援組織聯盟。它由14個獨立運作的成員組成,包括英國、愛爾蘭、加拿大、美國、魁北克(獨立于加拿大分部)、新西蘭、澳大利亞、荷蘭、比利時、法國、德國、丹麥、中國香港、印度?!爸俗灾?,對抗貧窮”是它的宗旨和目標。
樂施會沒有任何宗教和政治背景及目的,也從不歸屬或服務于任何宗教和政治團體,并且從不接受外國政府的捐款,它的資金主要來自市民和商業機構的捐贈,其他資金來源也僅限于義賣、專項基金、網站、專項籌款活動等。而對于資金使用的監察審計,則主要是通過內部項目管理和外部獨立審計機制,加上嚴格的行政成本比例及籌款成本比例等指引,確保扶貧款使用得當。
資料來源:樂施會百度百科詞條。
思考題
牛津樂施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具有什么特點?
政府、企業與非營利組織通常稱為支撐社會的三大類組織,而處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組織即為非營利組織。這三大類組織也稱為社會的三個部門,第一部門為政府,第二部門為企業,第三部門即非營利組織。三大部門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形成一個“鐵三角”的關系,共同致力于推進社會的發展和穩定。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營利組織呢?為什么人們如此關注非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領域活動?它包括哪些不同類型的組織?非營利組織在社會發展中居于什么地位?如何理解這些組織?……本章將回答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