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使用這樣做才有效:升級你的用人能力,讓人才愿意主動創造價值
- 董超 丁路遙 朱燕
- 1653字
- 2022-07-27 10:37:52
1.6 搞懂90后員工需求,給他“權利”
朋友家的女兒是90后,在一家主播公司做編輯兩年了,她的主要工作是為脫口秀演員寫劇本。每周一公司都要開選題會,在會上,她要把構思解釋給組里的每一個人。編導、運營每個崗位都有資格評判她的構思,所有人都可以對她說“不行”。
每次開會她的構思都像開場白,她說完之后,大家開始發表各自的看法。每個人都自顧自地談天說地,最后卻毫無結果,全然不顧是否可行。等到好不容易把一切細節都敲定,出來的稿子又被改了又改,弄得面目全非,最后呈現出來的結果,可想而知不可能是“爆款”。
公司高層對成果不滿意,一時興起,又要改拍微電影;一拍腦袋,又要改成人物微紀錄片。決策層就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飛亂撞,下面的人自然也備受折磨。苦熬兩年的她,絲毫看不到創作的自由,最后還是辭職了。
事后,她對家里人說,沒有自由,她沒法快樂地活著,想著換一種活法,給自己更多選擇的“權利”。
90后正在成為職場主力,他們極具個性,追求自由灑脫。90后的員工和管理者的關系非常微妙,管理者似乎不管怎么努力,用多貼近年輕人的方式接觸他們、管理他們,年輕人還是覺得“領導根本不懂我”。所以,管理者要用好90后,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見圖1-7。

圖1-7 用好90后的四個方面
1.了解90后的真實需求
90后不同于老一輩人,他們更關注自己的興趣和體驗感。因此,企業可以為其創造一些體驗的機會。通過人文關懷和情感關懷,讓90后員工感受到企業的溫暖,繼而對企業產生好感,穩定他們的心。另外,管理者還需要向90后員工講清楚企業能為他們做什么,為什么企業是適合他們發展的地方。
在具體落實時,可以在了解90后員工想法的前提下,邀請公司高層管理者,結合自身在企業的成長和企業發展史,對員工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宣傳,以此來吸引90后員工在公司的崗位上沉淀下去,做出貢獻。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與優秀的人一起工作,尤其是對未來充滿了期待的年輕人,他們渴望能夠從前輩那里獲得專業的指導。
2.激發90后的潛力和使命感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說:“生存已經不夠了,工作是為了更有意義地生活。”這話放在這些年輕人身上再合適不過。管理者在安排90后員工工作的時候,要讓他們感到工作有意義,讓他們獲得一種從事重要工作、實現自己使命的自豪感。這些心理需求,實際上和企業支付給他們的工資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
管理者要確保90后員工有這樣一種感覺,即在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中扮演了恰如其分的重要角色。這樣,才能激勵他們致力于組織目標的實現,并讓他們覺得這些目標值得他們去實現。
例如,在谷歌,職位本身可以給到員工有趣的工作內容、歡樂隨性的工作環境、豐富多彩的五星級大餐、彈性自由的工作時間、扁平的組織架構、開放的企業文化等。在自我實現層面,“做很酷的事,改變世界”這一句口號深入人心,員工能感覺到自己在做很酷的事,感覺自己也很酷,并且在改變世界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我的價值。
3.給90后權利和自由
抖音這個爆款APP,最初是由一群實習生和剛畢業的“菜鳥”拼湊起來的臨時團隊開發的。公司看到了這款軟件的潛力,放手讓他們去做,給了他們充分的試錯空間。這充分說明90后想要做成事情,就需要公司給他們權利。公司要激發其內在動力,去實現自我,從而獲得成就感。
激發90后內心的向上力量,讓他們有自由決定權,并充分相信他們的判斷,這是管理者需要具備的“放養式”管理思維。放權即責任,放養就是把責權交到他們手上,激發其主人翁意識。在明確崗位的前提下,工作的高自由度化意味著沒有過多的條條框框,只要90后對自己的工作和目標有著清晰的認知,就能自由地開展工作,實現自身價值。
4.接受90后的不同
管理者要從內心接受90后的多變和獨特性,給予他們自由和信任,同時也賦予他們新的責任。90后內心的價值觀,是自我實現和追求幸福,而不是世俗的“成功”。每個人自有其工作方法,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并堅持下去。90后敢想、敢拼、敢為,并不是傳統意義上“聽話乖巧”的員工。
接受90后的不同,給予足夠的權利和自由,不是失了規矩、沒了方圓,而是希望以此能夠大大激發90后的自驅力,追求更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