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賣空機制的公司治理效應研究:基于中國融資融券的自然實驗證據
- 劉飛
- 1665字
- 2022-07-27 10:27:34
一、股票賣空機制的價格發現功能
Miller(1977)研究了賣空限制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提出了“股價高估”假說:在賣空存在限制的情況下,悲觀的投資者只能選擇離開資本市場,而對賣空限制的解除則能夠減少股價高估的問題。基于Miller(1977)的研究,許多實證證據也顯示,賣空交易有助于負面信息反映在股價當中,許多研究也證明,賣空交易具有價格發現功能,賣空者能夠識別被高估的股票。
Dechow et al.(2001)研究了企業盈余重述前后賣空者的行為,發現賣空者會將那些股價高于基本價值的企業作為攻擊目標,在企業盈余重述前幾個月就構筑空頭頭寸,而在股票價格由于重述導致下降之后減少空頭頭寸;Engelberg et al.(2012)結合賣空數據和新聞發布數據的研究,發現相當比例賣空者的交易優勢來源于他們對公開信息能做出更有效的分析。Pownall & Simko(2005)發現當企業存在負的異常回報時,空頭頭寸就會異常增加,特別是在企業有較少的分析師追蹤的時候,這一結果顯示賣空者通過他們的交易發揮了補充信息的作用;Boehmer et al.(2008)也提供證據認為賣空交易者能夠搜集信息并預測負面的盈余;Diether et al.(2009a)利用美國Regulation SHO數據研究了賣空與回報的短期關系,發現賣空者似乎是利用了股票價格短期的過度反應,選擇賣空交易的時機是在較高的正回報之后和負的回報之前,賣空交易能夠提前五個交易日預測負的回報。Christophe et al.(2004)、Christophe et al.(2009)和Liu et al.(2008)則發現在虧損公告發布之前、分析師評價降級之前和抵押貸款相關資產減記之前,賣空交易都會增加。Bris et al.(2007)對全球46個市場賣空監管情況進行了對比研究發現,在允許賣空的市場上,股價能夠較快吸收負面信息,與監管者所認為的賣空約束能夠防止市場恐慌的觀點相反,不能賣空導致市場崩盤的概率增大。
與另一類能夠發揮信息中介作用的重要市場參與者——證券分析師相比,賣空交易者有比較明顯的優勢,Drake et al.(2011)比較了賣空交易者與證券分析師在信息使用方面的差別,發現賣空者能夠從財務報告、新聞發布等公開渠道挖掘大量信息以建立賣空頭寸,但不同于分析師會遭遇眾所周知的激勵偏差和利益沖突,賣空者有很強的激勵通過交易使自己掌握的信息充分反映在股票價格中。賣空者對于公司特有信息如何影響未來的回報是高度信息靈敏的,而分析師即使在有信息會負向影響未來回報時,仍傾向于正面評價股票。Boehmer et al.(2012)發現,賣空者在分析師下調評級和向下修正盈余預測前的星期交易量大增,表明賣空者能夠預測分析師的行為,同時也證明賣空者比分析師更了解企業的基本面信息。Ljungqvist & Qian(2014)發現,不同于賣方分析師報告缺乏新的證據,絕大部分賣空者的報告都揭示了包含有像電話記錄、視頻照片等確鑿證據的新信息。
此外,相關研究還集中于有盈余操縱和公司丑聞的企業,結果顯示,賣空者會在盈余重述(Efendi et al., 2005; Desai et al., 2006)、被指控證券欺詐(Efendi & Swanson, 2009)或SEC對財務違規的判決執行(Karpoff & Lou, 2010)之前積累空頭頭寸;Karpoff & Lou(2010)、Hirshleifer et al.(2007)發現,賣空交易者能夠察覺公司的財務不端行為和可疑企業的欺騙行為;空頭凈額的增加表明接下來會有顯著的負回報(Desai et al., 2002; Diether et al., 2009b),而且這會經常出現在公司負面事件以前(Desai et al., 2006; Drake et al., 2011)。因此,空頭凈額的改變具有傳達公司基本面新信息到資本市場、降低投資者與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促進對經理行為監督的潛能。
基于中國資本市場背景的研究,李科等(2014)和李志生等(2015a)以中國融資融券制度作為自然實驗的對象,發現融資融券交易的推出有效地改善了中國股票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融資融券標的股票的定價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但許紅偉和陳欣(2012)則認為融資融券試點對定價效率的改善仍然較弱;肖浩和孔愛國(2014)、李志生等(2015b)認為,融資融券交易降低了標的證券股價特質性波動,提高了我國股票價格的穩定性。
雖然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賣空者作為信息交易者,其交易活動有助于企業信息體現在股票價格當中,但是也有研究得到了相反的結論,如Daske et al.(2005)沒有發現賣空交易具有可預測性的證據;Henry & Koski(2010)則以日賣空數據研究了企業增發新股前后的賣空交易,但沒有發現賣空者是信息交易者的證據,賣空交易更可能是操縱交易,在這種情況下,賣空實際上降低了價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