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言 本書的中心思想

概要

這個概要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本書的內容。有張“鳥瞰圖”,可以促進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交流。當談論主要的內容時,用打比方的方式來說,我和讀者是在天上巡航;而在舉例和呈現特定方案時,我們則回到了地面上。

讀者會發現本書還有其他有助于理解的方式。每一章都會以一段概要開頭,說明該章的內容與整本書的關系。頁下注向讀者指出其他參考信息,或澄清讀者可能不熟悉的觀點或術語。

本書的主題為:以信息為中心的心理療法和以來訪者此時此地的實際體驗為中心的心理療法(該療法對改變生命具有重大意義)之間的區別。

誠然,許多治療取向對兩者皆有關注,但我在本書中強調的是兩者的不同。為了做到這一點,我會詳細描述后者的價值觀、要求和工作過程。

第1章簡述了兩者的區別。第2章在概念上詳盡闡述了這些區別。在下文中,我將勾勒出更多的對比,以便清楚呈現其中的差別。

以信息為中心的療法似乎非常倚重被徹底調查的個人史、逐步建構的因果聯系和對來訪者體驗(如抱怨、問題根源、阻抗等)的小心闡釋。與另一種療法相比,它更多關注過去,而且常常傾向于將咨詢師視為改變的最重要因素,或至少是主要因素。

以體驗為中心的療法則將此時此刻正在實際發生的來訪者的主觀體驗置于中心位置。這涉及來訪者表達中的意向性、品質指一個人的行為所表現的思想、認識、人品等的本質,它不僅涉及道德水平,也涉及一個人的能力、健康、受教育程度等。——譯者注 、隱含的情感基調、情感強度和有效性(比如它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了進一步的內部探索與表達)。它主要是現在進行時的(即發生在此時此刻)。更為重要的是,來訪者被認為是改變的唯一來源,而咨詢師主要是來訪者進行自我工作的促進者。

當然,其他的療法,比如一些較新的精神分析方法,也將來訪者的體驗置于治療性改變的重要位置。然而,這些療法通常根據來訪者的個人史來解釋其當前的動機。而我的觀點是,這樣做會削弱咨詢的工作效果,并最終導致對來訪者的記憶進行探索的效率變低。這個觀點的背后,是對“認為個人史是人類產生精神問題的核心原因”的挑戰。我將在第3章中對此進行討論。

無論人類的意識指向客觀還是主觀,它總是處于變化之中。無論我們關注外部對象(如一朵花、一個人、一處街景)還是內部對象(如一種情緒、一絲想法、一個意圖),這種關注總是處在演變當中。保持一成不變的關注是不可能的。我們的眼睛所見之物、我們的情感和想法總是在變化。這種變化以搜尋(searching)的形式呈現,并探索所發現的一切事物及這些事物的邊界和內容。

廣義上,一個人的意識可能涉及多個層次,從我們最容易意識到的層次到深處的潛意識層次。在這個巨大的“水庫”中,搜尋過程將不斷帶來新鮮的和常常也是更深層的覺察。通過對意識的打開和擴張,對一個人的生活體驗(包括生活的痛苦)的改變成了可能。(見第4章)

對咨詢師來說,為了最有效地推動這種搜尋,咨詢師需要切實地對自己的角色和義務,以及來訪者的權利和責任進行透徹的思考。這樣可以使得咨詢風格自由、能量充分流動,同時也深切關注到來訪者的需求和福祉。(見第5章)

治療性訪談需要穩定的框架來保證咨詢工作的連續性和聚焦性,但必須避免僵化或使形式大于內容。這種類型的框架將如何參與咨詢的重大責任交給來訪者。類似地,它也為咨詢工作的推進提供了一個連續的參照點。(見第6章)

我們依據對自己和他人的詮釋,來定義自身的存在,以及個體和整個世界的本質。因此,這些“自我與世界”的定義在成就我們的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限制,有時帶來的是扭曲。(見第7章)

定義了我們的自我-世界建構系統,也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連續性,給了我們身份感或實體感。然而,由于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它也抵制改變。這種對改變的阻抗(resistance)是深度心理治療的一個核心特征。與阻抗一起工作挑戰著來訪者的勇氣和咨詢師的技能。(見第8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強調公開、明確、客觀。在許多方面,我們被迫把自己和其他人當作物體來對待。當這種把人視為物的現象變得太過分時,就會給心理咨詢的理論和實踐帶來大麻煩。而我的觀點是強調關注來訪者的主體性(subjectivity)。反過來講,應用此療法的咨詢師也要注意自己在此時此刻的主觀體驗。這個主題相當重要,所以這一章以及后面的兩章都會繼續討論它。(見第9章)

那些把自己局限在客觀性上的心理咨詢師會遇到嚴重的阻礙。當然,故意這樣做的人很少見,但許多專業人士無意中就讓它發生了。客觀性的語言表達使我們陷入問題解決、線索收集和解釋性說明的陷阱中,所有這些都轉移了我們的注意力和工作方向,使我們忽略了那些可能以更含蓄的方式傳達出來的信息。來訪者的內心世界,特別是他們內心對自己的態度,是通過無意識的語言習慣來表達的。(見第10章)

在我們當前大部分的生活中,人類主觀世界的豐富性、相關性和力量很有可能被忽視。如果我們花點時間去思考主體性的地位,我們可能會認識到,從根本上講,主體性是我們最真實的生活領域。一種能夠促使生命重建的心理療法絕不能忽視這一關鍵事實。(見第11章)

本章呈現一個虛構的個體心理咨詢的完整過程的概述性報告,可以詳細地展示這種療法的應用。這將把幾個月的咨詢報告展現給讀者,使讀者看到一個成功的咨詢過程,從而使他們對本書的觀點有更豐富、更具體的理解。(見第12章)

針對上一章的咨詢案例,本章對來訪者和咨詢師的工作進行評論,揭示他們之間更多的互動細節及其可能產生的效果。對咨詢師經常遇到困難的關鍵點,做了詳細的闡述。(見第13章)

本章羅列了心理咨詢產生變化的有效因素,澄清了如下事實:心理咨詢的目的與其說是康復或治愈,不如說是指導來訪者提高生活技能和更好地實現自我成就。(見第14章)

綜上所述,我的建議是對心理咨詢師的工作重點進行轉移,轉移到培養來訪者的自我探索能力上。我無意推翻主流的心理咨詢理論,而是希望通過珍惜來訪者自身真實的、此時此刻的體驗,了解咨詢師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來訪者已經呈現出來的成長趨勢,從而賦予它更大的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楚雄市| 富平县| 华蓥市| 峨山| 全州县| 怀柔区| 新田县| 买车| 双桥区| 鞍山市| 丰顺县| 九龙县| 沭阳县| 鹤山市| 昌都县| 普陀区| 日照市| 湖南省| 二连浩特市| 韶关市| 六枝特区| 巴林右旗| 巢湖市| 海伦市| 平山县| 海安县| 镇康县| 资源县| 华安县| 根河市| 高平市| 山西省| 阳城县| 贵德县| 平乐县| 黑龙江省| 无极县| 砀山县| 犍为县| 康平县| 安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