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當出版社的編輯老師跟我談起出版的事情時,才想起來,距上一本書出版已經三年了,時間過得真快啊。在這三年中,有很多讀者通過各種方式與我溝通,咨詢在學習、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感謝讀者朋友的信任),雖然囿于作者的能力與水平,不能讓每個人都能得到滿意的答案,但還是盡我所能予以解答。這次將一些有代表性的、不是過于具體的問題總結回復一下,希望能對新老讀者有所幫助。
【問題1】 我是在業余時間自學的,沒有老師指點,您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教教我?
答:估計離開學校不太久吧,以后你就會慢慢習慣沒有老師的學習了。建議在學習之前先仔細閱讀全書的目錄,了解全書的知識框架后再學習各章節,學習每個章節前也應先了解該章節的知識框架,再學習具體知識點。框架是枝干,知識點是樹葉,從枝干到樹葉,這樣更容易融會貫通。
【問題2】 我剛到一家新公司做需求分析師,公司管理軟件需求的方法跟你書中介紹的根本不一樣,看來這公司管理水平太低,我不想在這里浪費時間了,我想跳槽。
答:方法沒有一定之規,適合自己的才是對的。建議你在充分理解公司的管理思想后再做決定,或許在一段時間后,你可以通過本書知識推動公司進步呢!
【問題3】 我正在設計一個用于金融理財的電子商務平臺,請問我怎么做才能把這個系統設計好?有什么注意點?
答:我只能說,我能說的在書中都談到了。各行各業都有它的規則、特點、規范、竅門、陷坑等,隔行如隔山,在下沒有這方面的實踐經驗,真的不敢亂講。(說實話,問類似問題的讀者很多,實在是愛莫能助啊。)
【問題4】 我在單位的崗位是“需求分析師”,我們領導讓我學寫SQL Server的存儲過程,說要幫客戶寫查詢報表。讀過您的書后才知道,這明顯不是需求分析師的職責啊!
答:書中其實已經談過這個問題了,不同團隊有不同的管理方式,職責劃分跟團隊的業務模式、人才特點、績效方式、領導的組織思想等都有很大的關系。這雖然不是需求分析的工作內容,但完全可以是你的工作內容。
【問題5】 我是在校大學生,學的是軟件工程專業,學校用這本書做教材,我們學到第5章了,老師出了個思考題,能否幫我解答下啊?
答:對不起,真的不能,不過我可以告訴你為了做這道題目需要學習書中的哪些知識點。
【問題6】 我想轉崗做需求分析師,您說有沒有前途啊?
答:我不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專家,可不敢亂講,我只知道,只要是搞軟件的,不管在什么崗位,學習需求分析知識都是必不可少的。
【問題7】 我習慣于先設計功能,然后畫原型,最后再進行數據建模。跟您書中的順序不同,這樣做行不行?
答:一般在工作實踐中,這些步驟都是穿插進行的,沒有先后之分,只不過寫書時如果不分開寫確實有些難以著筆。
【問題8】 領導總是說我的項目需求變更太多,我讀了很多如何控制需求變更的資料(包括您的書),但為什么總是沒有起色呢?客戶說變就變,有什么辦法呢?我懷疑我真不是干這一行的料。
答:建議你在每次需求變更發生后,多反思,多問自己“當初如果怎么做就可以避免這次變更。”反思多了,自然就可以提高預判能力,從而減少變更。理論知識只能起指導作用,關鍵需要自己在工作實踐中去“悟”,自己悟出的竅門才是你最寶貴的工作經驗。
【問題9】 我是公司產品部經理,正在部門中推行您書中介紹的一整套關于需求管理的體系。想邀請您到我們公司做次培訓,不知道行不行?
答:請先列出你遇到的問題,希望我解決的問題,我可不想去浪費大家的時間啊!
【問題10】 老師,我們領導到處給我穿小鞋,我受夠了,有什么辦法讓我可以反制他?
答:咳咳,咱們還是聊點跟需求分析有關的事情吧。
本書特別設計了本章重點、本章內容思維導圖、思考題、案例分析等內容,用于幫助讀者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
編者
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