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升級版)
- 衛藍
- 763字
- 2022-07-15 15:08:41
感性vs理性·為什么我們不懂得克制自己
柏拉圖(Plato)比喻說,人類頭腦中有一位理性的御車人,駕馭著一匹桀驁不馴的馬,只有用馬鞭抽它、用馬刺刺它才能使它就范。這句話實際上解釋了人類知覺中理性與感性的關系。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人類大腦內部始終存在兩個相互關聯但又各自獨立的運作系統:一個是感性面,能夠對事物產生情緒,覺知痛苦和快樂,屬于天性本能;另一個是理性面,也叫反思系統,能夠進行深思熟慮,觀察并且反思行為。
控制我們感性面的大腦區域叫邊緣系統,而控制我們理性面的大腦區域被稱為新大腦皮層(前腦)。心理學家保羅·D.麥克萊恩(Paul D.MacLean)認為,在進化時間上,邊緣系統比前腦出現得更早。邊緣系統的作用是促使人進行有利于自身生存和物種延續的行為,同時也調節我們的本能。
而人類的生存功能是靠一個二元系統——“戰斗和逃跑”來處理和實現的,它沒有感覺和思考的能力,并不會從失敗中學習,它的功能僅僅是執行。研究發現,人類絕大多數行為的產生都來自這個區域。
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大腦并不是新舊更替,而是在原來大腦的基礎上進行構建。這也讓大腦中遺留了一些原始的本能成分,這部分本能有些對人類的生存是非常重要和有益的。
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在其著作《象與騎象人》中將人類的感性面和理性面的關系做了深刻的類比闡述。他將我們的感性面比作大象,將理性面比作騎象人。騎象人懂得分析,更為高瞻遠矚,他會對大象下達行為命令,但是他對大象的控制能力時高時低,很不穩定。而我們的感性面,也就是大象,則更為龐大,而且“聽不懂人話”,騎象人并不總能很好地控制它,有時甚至會束手無策。
感性面與理性面常常發生矛盾——一個渴望及時享樂,而另一個懂得克制自己。
想要讓自己行動起來,則理性面需要感性面的配合。前者負責規劃,后者負責執行,當它們目標一致的時候,它們的合作會很完美。